“技术极客”陈云明:小坚守中贡献大力量

2019-10-22 15:05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分享到:

  陈云明潜心技术改造。

  匠心独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创新、技改永无止境,我将为此不懈努力。

  匠人数据:从业30年,获得12项专利。

  极客像一群“疯子”,他们对某一领域情有独钟,甚至是近乎偏执的热爱。陈云明就算得上“极客”,他醉心于机械技术、技改,30年来扎根车间一线是他个人的小坚守,12项专利是他为机械制造业贡献的大力量。

  地处湖州的金洲集团是一家从事高新技术研发应用、生态养生旅游开发和产业链实业投资的大型民营企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该公司组建设备技改部门,专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技术革新,从小喜欢捣鼓机器的陈云明主动报名加入。

  那是陈云明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他的角色从行车工转换成技改工。当时20岁的陈云明或许想不到,这个因为爱好而作出的决定将成就他一生的事业。

  1992年的一天,刚刚参加完钢管模具制造技术培训的陈云明匆匆回到企业,一头便“扎进”车间。原来,他此行肩负着为公司带回生产钢管模具技术的重任,连家都没回,直接进车间打造钢管加工模具。这些钢管最终将被用作天然气管道,产品标准和要求都非常高,陈云明连续工作15个小时,完工时已近午夜。

  陈云明的模具在生产线上加工出200吨钢管,经过各方面检测均达标。自此,金洲集团拥有了自主生产钢管模具技术,陈云明也迈出了创新发展的第一步。

  工匠精神贵在坚持。在陈云明眼中,这种坚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解锁”自我、挑战未知。参加工作之初,陈云明只是名高中毕业生,这些年来,他自学了CAD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技能,以及焊接、切割、车床等工艺,他本人也从车床工成为检验员、生产调度,现在负责车间管理工作。

  知识和技能的双重积累让陈云明在一次次技术改造中厚积薄发——

  有不断探索的科学家精神。陈云明升级改造过车间的镀锌机,对焊管机组上料盘“动过手”,对钢管水压试验机进行过升级技改,发明的“便携式保护环涨合装置”弥补了衬塑管产品的使用缺陷……一个个细微的改良,换来的是工作的高效率和产品的高品质。

  有化繁为简的美学信念。几年前,在维修去除钢管内部毛刺机器的时候,陈云明发现价格超过1万元的外购装置,原材料不过几百元,且内部设计复杂,有寿命短、维修费力的缺陷。于是他带领团队开展自主研发,对原有装置进行解剖分析,简化了原内部结构,调整刀具位置。经过一次次调试之后,焊接钢管在线去除内部毛刺装置终于达到预期效果,且使用寿命延长很多。

  有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陈云明曾在12天内完成15件高精度零部件的样品,确保公司“2个月内,每种零部件生产1万个”任务的完成。当时是他第一次接触高精度零部件加工,所有工艺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有勇于挑战的工匠情结。今年8月,陈云明临危受命去东莞分厂,和供应商探讨产品生产工艺,监督产品加工质量,在车间和供应商一起解决问题至深夜。他吃不惯当地饭菜,每日以泡面、面包果腹。随着压力的增大,焦虑、失眠接踵而来,他开始上火牙痛,半夜去诊所挂盐水。即便如此,陈云明仍然带病坚持攻坚克难,配合协助供应商按时完成加工任务。

  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勾勒出了陈云明的初心。他的一项项专利,以及许许多多“不起眼”的小改革,不仅为企业实现了提质增效,更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一股崇尚技改的清新之风。(记者程雪报道)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