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启红:“敬业之星”用汗水成就闪亮人生

2019-06-03 10:24 来源:51网 分享到:

“敬业之星”用汗水成就闪亮人生

——记全国劳模、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能手晏启红

姓名:晏启红         

单位: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劳模语录:与时代同行,为社会奉献。把自已融入祖国建设事业之中,做爱岗敬业、创新创造、奋勇拼搏的新时代劳模。

简介:晏启红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挖掘机手,他以不甘平庸的钻劲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2014年起,他多次在四川省和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筑路机械操作技能竞赛中名列前茅。2018年11月17日,他代表四川交通参加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中联重科杯”筑路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术,一举夺魁,荣获筑路工职业组挖掘机项目一等奖,团体第五名。2019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1网讯(记者 张杨 侯思宇)从餐厅跑堂,到挖掘机操作领域全国最强;从基层一线工人到全国劳动模范。晏启红一步一个脚印,在奉献中体现着人生的价值,谱写了一曲80年代青年青春奉献的华美乐章

黑暗中寻找前进的方向

“2001年8月,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的日子,也是我新生活的开始。”晏启红告诉记者他对这个时间记忆深刻。1985年出生在四川简阳农村的晏启红,自幼家庭贫困,16岁那年父母实在无力负担学费,便令其草草结束读书生涯,步入社会补贴家用。由于年纪小,镇上没有一家用人单位肯招工。后来又辗转去过皮鞋厂做学徒、餐厅当跑堂。当时的他,特别迷茫,不知道路该怎样走下去。姑父得知情况后,劝慰他“咱们老一辈的话讲的好‘男儿不学艺,挑断烟斗系’,你要趁着年龄小,去学一门实用的技术。”在姑父的帮助下,晏启红去学习了挖掘机。

经历了初出社会的的挫折,晏启红格外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师傅说:“挖掘机虽然不是高精装备,但要真正掌握这门操作技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采访中,他坦然告诉记者由于文化底子薄弱,又没有接触过机械装备,心里一直犯怵怕搞砸了这次的机会,心中暗自下决心,就算付出百倍的汗水也要坚持,一定得把技术学到手。

从听师傅讲解原理,模仿师傅的一招一式,到第一次独立上机操作,他把全部的心思和时间都用在了挖掘机上。不论严寒酷热,不管上班下班,挖掘机在哪里他就在哪,为了练好每一个动作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开进、定位、下斗、挖掘……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他就会控制手的力度操作两个操纵杆和两个档位,会用耳朵听液压泵的声音,挖掘机从“陌生人”变成了他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梦想照进现实

“前期进步快速,基本操作都会了以后,我开始急于求成的跨阶练习,希望早日出师减轻家里的负担。”晏启红说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水平始终原地踏步,没有进步,看到师傅们游刃有余的操作,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状态。师傅点拨他:“艺无止境,也无捷径,除了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外,还要学好机械理论知识,达到一通百通。”他恍然大悟买来了机械原理、挖掘机操作手册等书籍,从发动机原理、挖掘机基本结构学起,到油路、电路故障发现与排除,前后啃了十几本专业书籍。

这时候传来学员们的打击声“要是上学有这么用功早考上大学了,现在努力有什么用哟。”晏启红不管这些,依然朝着自己的爱好执着地追求。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来说,学书确实很艰难,很多专业名词需要理解背记,好在自己有不服输的劲头,舍得下功夫,硬是过了理论这关。实践伴随着理论,他熟练掌握了沙石、泥石、岩石等不同地质的挖掘方法,以及控制机械操作、挖掘深度宽度的操作方法,对质量控制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

开始进行实操时,晏启红总是边操作边琢磨,怎样挖下去不多不少?怎样挖下去不左不右?怎样才能省时省油不伤害机械?他跟在师傅后面一次次地询问,通过不断的刻苦专研,晏启红终于具备了完善的操作技能。“2003年我18岁的那天,师傅告诉我可以出师了,这是我通过个人努力收到的成人节最好礼物。”晏启红笑着说道,拿到了安身就业的“通行证”从此就可以自食其力。学徒经历也让他认识到,年轻人绝不能混时度日,一定要有目标、有梦想,还要敢吃苦、能吃苦,只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梦想一定能照进现实。

亲人是温暖的后盾

操作挖掘机既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辛苦活,还是个不怎么安全的活,出师后,晏启红辗转四川、重庆、陕西、云南等十几个工地,常年操作挖掘机上山下沟,发生了几次险情。

“我非常感激妻子对我的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的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晏启红笑着告诉记者,谈恋爱的时候,妻子了解了他的工作性质,多次劝他改行。扛不住妻子的担心,2005年晏启红转行做了两个月的货车配送员,可心里总割舍不下挖掘机。 “当时整个社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到处都需要熟练的挖掘机操作手,我在本地圈内已小有名气,每天都要接到用工老板的好几个电话。”妻子最终成全了他“我希望他快乐,也相信他的选择。”经过反复考虑,晏启红最终加入华川集团,回到工地重新开起了挖掘机,再没有离开。

在妻子彭旭敏眼中,丈夫在工作中是个踏实追求完美的人,在家庭中却缺席了许多重要时刻。因为工作原因,晏启红需要在全国各地跑,如果是省外的项目一年最多回家两次,“我特别希望他在我们身边,但我明白好男儿志在四方,他的奔忙也是为了我们。”彭旭敏说道。十三年的风雨相依,聚少离多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但他们依然珍惜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为爱守候。

南征北战不忘初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得知这一灾情后,晏启红果断加入了公司组织的抗震救灾突击队。“当时我开着挖掘机沿国道213线扁柏沟路段清理滑波体,土石松散挖掘机几次差点倾斜,虽然担忧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冲,因为我们是在同生命赛跑。”晏启红回忆道,在最紧张的前半个月抢险战斗中,他们吃住在现场,采取人员三班倒的办法达到人停机不停,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抢通、保通了任务路段,硬是打赢了那场险仗。“从那以后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不断精研操作技能,更好的承担起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晏启红说,抗震救灾艰难险阻,常常面临生死的考验,在自然灾害的面前,机械能发挥出重大的作用,让他明白了机械操作手的价值所在。

2015年以来,晏启红随集团转战祖国大江南北,参加了四川雅康高速、河北太行山高速、四川营达高速、湖南怀芷高速等十余项国省重点工程建设。面对道路等级高,质量控制严、地形的千差万别,他以工程师的思维和机械师的精准为信条,坚持“精雕细琢、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理念。

在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建设工地,高寒缺氧,环境艰苦,高原反应,让人头疼眼花,挖掘机动力减弱,虑芯需要频繁清洗机械故障率高。为不影响工期,他克服高原反应对身体的折磨,成了工地上每天起的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既是操作手,又是维修工,经常不是丈量挖掘臂,就是丈量地面,有时还会盯着挖掘机用手比画琢磨着。

太行山高速沿线钢铁林立,管线复杂,每挖一斗都需要加倍的专注,避免地下通信光缆、水管、煤气管等设施损坏。十几年的操作锻炼,晏启红与挖掘机早已融为了一体,2018年晏启红代表四川参加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挖掘机项目决赛,荣获个人第一名,站上了全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

这些年来,晏启红每年都会带出两名优秀的徒弟。“我会像我师傅一样,毫无保留的培养新一代的人才,不怕他们抢我饭碗。”晏启红诚恳的说道,自从在全国获奖后,工友们学技术、钻技术的热情大为高涨,对于同事们的需求,他都有求必应。目前,晏启红带出的12名徒弟都能独当一面,成了集团各工地上的技能高手。

“我们是新时代的劳动者,也是新时代的受益人。”晏启红说,作为80后的一线技术工人,他深知自己能在普通的岗位上有所作为,离不开党和政府一直以来的关爱,离不开企业提供的平台和支持,提及未来,晏启红说,他将继续义务带领工友们学习先进技术,无偿传授自己的技术和经验,让更多的工人成为优秀技师,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编辑:peopleadmin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