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伟:打败苦难的从来都是爱

2016-03-23 09:38 来源:山西晚报 分享到:

  近日,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新书《百年童话》。这部小说跨越一百四十年历史,从太平天国覆灭到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后,书写了五代人的人生,数十个人物命运,数不清的历史人物……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历史跨度最长的中国小说。

  在《百年童话》这部恢宏的现实主义小说中,苦难被希望击败,黑暗被亮光击败,变形被坚守击败,批判被宽容击败,恨被爱击败。在当下的中国,承受精神困境的人们在追求“务实的老辣”与“现实的效用”时,这一股童话般的“逆流”或许是一种平衡与救赎。

  出版社给予的推荐语——“它是温暖动人的国民小说,是跌宕起伏的历史小说,是百年绝唱的爱情小说,是恢宏绵长的生命哲理小说,是文学版的近代北京沧桑史,也是中国人生命与精神的启示读本……”而一位资深编辑在阅读后告诉记者,从阅读体验而言,它可能会是本年度最感人的长篇小说,会“读哭每一个中国人”。

  书籍宣传海报上一行字很打动人:“一百四十年,一条命,一份爱。”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小说?

  A 这是一部靠近人天性的小说

  山西晚报:读《百年童话》,就像在读一部文学化的近现代史,为什么要写这么长的历史跨度?

  曹建伟:历史作为背景,主要还是为思想、故事和人物服务,先想到的不是历史,而是想到生命在不断承受打压时如何不变形,仍有博爱之心,明净之心,坚韧之心,或者天然之心与天性之心。这本小说,能给读者这样的启示,再好不过了。所以,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生命体验,才能表达这个想法。生命的一切都在心里,心变了,一切也变了。反过来说,还有许多非常好的小说,只截取一个时空片段,却表达了十分深邃的思想。那是非常高的创作境界。

  山西晚报:面对140多年的人世沧桑,却用了十分轻盈的“童话”二字。你是怎样考虑的?

  曹建伟:沉下心来想一想:能够清醒认清这个世界本质的,除了先知,就是儿童。先知提供了哲学,儿童提供了童话。哲学与童话,在人的天性里闪光。所谓的岁月让人看透世界,也许是一个误解。那也许不是看透,而是丢掉了人的天性。反过来,越磨练越困顿,越拥有越痛苦。

  在《百年童话》里,大人物频繁登场,大历史不断演义,灾难重压反复袭来,但是主人公一直不变形,一直保持天性中的爱,直到失去生命,爱依然延续。这样看来,最闪光的是不变形的爱,能够永生,能够反复涤荡人的心灵,而那些浩荡人物和历史却灰飞烟灭。正因为这样,它更像童话,因为它在现实的环境中极难实现。残酷的生存现实,让这一切都变得很遥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正因为遥远,我们反而更加渴求。

  童话只能满足心灵的渴求,天性的渴求,无法满足现实的欲念。所以,《百年童话》是满足人的心灵的小说,是靠近人的天性的小说。

    B 如何在现实困顿下守住本心是我的写作动机

  山西晚报:你说《百年童话》是一部写爱的小说。但在我们的哲学与文化历史中,其实不太讲爱。

  曹建伟:是的,这本小说是一个尝试。我们历史上的哲学家中,只有墨子提出了爱的概念,比耶稣还早。至今为止,他也许是最早提出爱的哲理的。但是,他被历史埋没了。以美国电影为例,爱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美国小说,因为很多电影改编自原著小说。许多的主流美国电影大片,贯穿核心的都是一个爱的信念,爱不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而是星球争霸、四维空间、宇宙裂变、人类战争、保护地球、吸血鬼、机器人、变形金刚、异形怪兽、所有的侠……最终,解决冲突的终极密码,都是爱。

  本质上,这种爱我们越来越难从灵魂上看懂,或者很难适应。因为,它更多是宗教和哲学层面的熏陶。我们很难从宗教和哲学层面去探讨爱,那么就应该从文学层面去探求爱。可惜的是,我们数量无敌的文学与小说中,真正去讲述爱的小说寥寥无几。如果严苛地讲,我们不会用文学讲述爱,我们也不习惯这样做。我们的灵魂中,这个概念非常淡薄。宗教是超越生命,哲学是敬畏生命,文学则是和生命对话。缺少对话导致误解,误解导致冲突,冲突导致混乱,混乱导致困顿。所以,我们不能放弃文学,更不能放弃探究爱的文学。

  山西晚报:爱是一种能力,你认可吗?你的作品里贯穿了大爱,很多人读后哭了,为什么会这样?

  曹建伟:人是环境动物,是群居动物,难免受到环境干扰。我们历史上有两大辩论,一是孟子和荀子的隔时空辩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陆九渊和朱熹的书院辩论,道德源于人类天性还是源于后天修为。无论如何辩论,都希望发挥人类天性中美好的一面,以修为或外力激发出来。

  其实,我们的眼泪流太多了。我们打开电视,各种选秀节目,嘉宾但凡提起家事,私事,必然眼泪下来。这不怪他们,这说明我们的社会直到今天依然苦大仇深。我们是个苦大仇深的国家,人们承受了太多。所以,储蓄了太多眼泪和委屈。美国的选秀也哭,通常是喜极而泣。我们不是,我们是真哭了。所以,本质上,我不希望带给大家哭泣,希望每个中国人都不再哭泣!

  山西晚报:你写的时候流泪了吗?

  曹建伟:写的时候,有动感情。写作一般过了几章以后,会和人物心灵共鸣。文学是和生命的对话。这部小说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感动谁,而是希望人们如何能幸福,如何能不再经受苦难。尤其是年轻人,所以我在扉页上写:献给下一个百年!希望苦难不要轮回。

  山西晚报:用爱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爱在俗世中更好地生活下去,是吗?

  曹建伟:爱未必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爱肯定是解决很多心灵困惑的密码。举个例子,美国电影中绝大多数都是父母如何搭救孩子,极少描写孩子搭救父母。也就是说,不讲究孝顺的文化。孩子长大了,马上把爱转移到下一代,自己的孩子。这其中的道理,需要我们体会。

  山西晚报:我看到很多人把《百年童话》和《百年孤独》放在一起比较,你自己怎么看?

  曹建伟:无法跟《百年孤独》比,它是殿堂级的作品。其实,中国当代文学距离它都很遥远。它有两个了不起的功勋,一是挑战了作家的想象力极限,二是颠覆了文学的思维方法。仅仅从想象力的角度,它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打开想象力是很困难的,因为想象力需要环境。

  撇开文学的高度,仅仅从故事的局部来说,《百年童话》与它有相似点,一是都有一个民族的百年动荡变迁的背景,二是都有个体生命和家族在动荡历史下的命运轮回,三是都有对生命漫长演进的核心思考,四是都有一些童话般魔幻般的因素。

  如果说《百年孤独》讲的是如何以团结打败孤独,《百年童话》讲的就是如何以爱来打败苦难。

  山西晚报:以爱来打败苦难的话,《活着》是一部类似的经典。

  曹建伟:我非常喜欢《活着》,很短但是很博大深邃。《活着》是中国当代小说的经典,也很难逾越。而且,余华的文学理念尤其值得尊敬,今天这样的理念更是稀缺了。《百年童话》与《活着》两部小说,也是在故事的局部上有相似之处,都描述了个体生命的不断抗压,如何应对生命的磨难。不过,《百年童话》讲述的并不是活着,而是生命中爱的坚守。这种坚守,比生命本身还重要,因为总有一些信念是超越生命的。

  山西晚报:小说中书写的人物几乎全是正直善良的好人,但绝不麻木或随波逐流,人生的信条不轻易变形。然而现实中的人们在困顿之下很难不变形。

  曹建伟:不变形很困难,有时候各种信仰或修行,也是帮助人们守住本心。这也是写这本小说的动机所在。中国很大,历史漫长,所以累积的生命哲理也偏多,但是迫于生存压力,正向修行的哲理大量衰减,斗争智慧的哲理积累较多。所以,人们常说中国的文化中“内斗”的因素很重。现在打开电视剧,女人都在里面斗,男人也在里面斗,说明它的生命力很顽强。中国四大名著小说,也都有一条的“斗”的主线,比如取经路上斗、府门里斗、江湖上斗、兄弟间斗等等。《百年童话》里没有斗,只有历史人物在斗。

    C 我们每个人 都穿着铁布衫

  山西晚报:有人说,这是一部“救心”的小说,救心的武器便是小说主人公赵铁生的功夫 “铁布衫”。怎么理解这门中国传统武术?

  曹建伟:我写的铁布衫,并不是集中于传统武术,而是一种隐喻。铁布衫能以金刚不坏之躯,承受各种外力打压,所谓刀枪不入,中国人的生命不也如此吗?中国多灾多难,人民不断承受各种各样的打压,皮肉之苦、精神之苦,如何抵御这种屡屡不断的打压?所以,小说借用了这一功夫,来描述中国人的抗压与坚韧。对于铁生来说,真正能抵御生命重压的铁布衫,不仅是功夫,而是一个爱的信念。源头是对小春的爱,自始不渝,继而这种爱转化为对小春后代的爱。这种爱换来一口气,这口气成为打不坏的铁布衫。

  山西晚报:当下人们该怎样修炼自己的铁布衫呢?

  曹建伟:今天,中国人也在承受各种各样的重压。这种重压,某种意义上让人人都需要一件铁布衫去抵御。不仅是躯体的铁布衫,更主要是心灵的铁布衫。反过来,中国人也特别能忍让。在强大的负荷下,我们依然能这样顽强地生存与创造。换作别的国家与民族,都很难做到。我们总说日本民族坚韧,但是日本历史上本国人民经历的重压与伤害非常低,日本本国几乎没有血腥统治和暴君统治的历史。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人民特别了不起。

  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小铁布衫。当我们行走在重度雾霾的天气,3M口罩就是我们的铁布衫;当我们吃到含有致癌物质的食品时,药品就是我们的铁布衫;当我们被惊人的贪腐数字冲击时,一次抛开现实的旅行就是我们的铁布衫;当我们的荧屏上充满了女子宫斗以及反智的娱乐时,一本好的小说或宫崎骏的电影就是我们的铁布衫。我们每个人都穿了一件铁布衫。

  山西晚报:心灵的铁布衫跟于丹那种心灵鸡汤有什么区别?

  曹建伟:如果负责任地说,人生不应该仅仅有快乐的需求,人生还有悲伤、孤独、压抑、宣泄、哭泣等等需求。一个只会快乐的人,是不存在的,甚至是荒诞的。我不反对心灵鸡汤,因为人们压力巨大,需要一些调剂。但是,我始终觉得,让人们保持清醒,也非常重要。《百年童话》其实是希望带给读者清醒,清醒地看见过去,清醒地看见未来,清醒地感知内心的困顿,清醒地去面对现实环境。换句话说,《百年童话》是一本与生命对话的严肃小说。(记者 王晓娟)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