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藏族火车“编程师”顶着烈日为列车“穿针引线”

2020-06-28 09:40 来源:51网 分享到:

在铁路系统中,有一个工种叫连结员,他们每天都需要按照调车作业计划,分解编组列车,将一节节车厢按顺序组合成一列火车,因此他们也被称为“火车编程师”,来自阿坝州的藏族小伙郎加足就是其中一位。

近日,川西北地区连续开启“暴晒”模式,将温度计放在铁轨和车厢的铁皮上,气温顿瞬间突破了50℃。在这样的高温“烘烤”下,郎加足和同事们挥汗如雨,时而站在机车旁,时而“挂”在车辆上,时而穿行于股道间,为南来北往的车辆“穿针引线”。在他们辛勤付出下,一列列火车重新排列编组,再奔赴全国各地。

今年28岁的郎加足在绵阳北站从事调车工作已经1年多了。6月23日,在调车场里,记者见到他和同事们穿着长衣、长裤,胶鞋,戴防护帽、手套,携带电台等工具,顶着烈日正忙碌着。当天他们要承担6趟始发、终到列车的作业,240余个车厢的甩挂、编解及取送工作。“我老家在阿坝州,那里夏天只有20℃左右,这里夏天最热的时候,穿长袖早上一出去就汗湿了,晚上被盐浸得衣服都脱不下来。但不穿,皮肤就会被晒伤。”作业间隙,郎加足喝了一大口水,继续说着,“虽然艰苦,但身边的同事都坚守岗位,没有退缩,我也不能打退堂鼓。加上单位还发了防晒霜等防护用品,我也逐渐适应现在的工作了。”

暑运期间,列车加开,调车作业量也随之增加。一列火车终到绵阳北站后,连结员就要把到站的列车一节节分解开,该卸货的送去卸货,该装车的送去装车。然后再根据列车运行需要,把到其他车站的车厢放置到不同股道上,重新排列组合,把整装待发的列车编组成列。看似简单的工作,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就防止车辆溜逸这一项工作来说,连结员们首先需要拎着近十斤重的防溜铁鞋,将其放在列车两端的车轮下,然后按照车辆甩挂的要求,将车体间连接处的风管摘下,如果车体需要牵出,还得重新将防溜铁鞋从车轮下取走,如此反复。每一次车体移动,都需要进行防溜铁鞋的安撤,车多的时候都要在列车之间来回走行八九十趟,仅防溜一项作业就要走接近5公里。

“4道防溜措施已撤除!”“十车……五车……三车……接近连挂……停车!”“防护!”每一钩调车作业,至少有6次呼唤应答、9道程序、18条固定用语。行走、弯腰、列车连挂、防护、摘接风管、车辆防溜、摄录关键环节……很多连结员们手上的水泡破了又好,好了又起,已经起了茧子。在现场看到,连结员们有时候还需要挂在车上,车厢外部滚烫,连结员能站的地方非常窄,大半只鞋在外面,一只手需要抓紧扶梯防止从车上掉落,另一只手要握住对讲机进行联控,还要一直目视前方进行安全瞭望。“一批十多勾的调车作业计划需要两小时左右才能干完,不光和车厢直接接触的手容易被烫伤,脚也会因为长时间小部分承压变得疼痛,但我们必须得‘站稳抓牢’,车辆移动的时候,一瞬间的失误,就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所以就算高温酷暑,我们也得保证精神高度集中。”当问到在车厢上挂着随车移动是什么感受时,郎加足说出了这番话。

12时50分,郎加足和同事们干完第二批作业计划,回到间休室准备吃午饭。由于列车到站时间并不固定,所以连结员们吃饭也没个准点,为保证列车准点发车,他们往往都是干完活以后再吃饭。“在入路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铁路的认知就是售票员、客运员、列车员,从未想过一列货物列车运转起来需要这么多人的努力,也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其中之一。”吃饭的时候说起工作,郎加足滔滔不绝。“有时候别人待在空调房里时,自己却在烈日下面对滚烫的铁轨,心里是有落差的,但看着一列列火车在我们手里编组成列,开往全国各地,心里便会升起一种自豪感,感觉坚守都是值得的”。

13时22分,对讲机里传来作业的通知,郎加足和同事们匆匆洗了一把脸,带好防护用品,就出门了。对这群火车“编程师”们而言,无论是夏日蝉鸣的午后还是冬天人们酣睡的深夜,只要有作业计划,他们都立即执行,他们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是铁路大动脉安全正点的保障。(通讯员 胡志强 邓文鑫 记者 雷琰 文/图)

编辑:peopleadmin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