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名职工“上阵”抗疫

2020-02-17 12:28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阅读提示

  疫情发生后,每一次医药资源紧缺,国家首先要动的中央医药储备,很大一部分来自国药集团。诸多问题的协调和解决,是集团15万名职工的不眠不休,通力协作才得以完成。

  2月10日,北京略有雾霾。知春路上空荡荡,但中国医药大厦院内已停满了车辆。从春节前至今,这里的职工就没有休息。

  “目前一切上了轨道,我们每次都保质保量完成了国家调拨任务。”20余天的紧张忙碌后,中国医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有时间在办公室坐下与记者见面,语气中透着从容。

  “封城”前一周工作布置到乡一级

  低调的国药集团如今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原因,就在于疫情面前,国药集团有着中央储备、配送和疫苗研发三方面优势。

  凭借对疫情和中央储备工作的高度敏感,集团第一时间提前做出了“要打大仗”的判断,在各个下属企业单位即将“刀枪入库”的节前,1月22日,刘敬桢召开集团党委会,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迅速布置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岗位双人值班,确保电话24小时待命,集团电话第一时间接到……”这些具体的工作要求都是通过全国的视频会议进行布置,视频布置到了乡一级的工作人员……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在1月23日22时,中央第一个调拨令来的时候,虽然很紧张忙碌,但每一个环节都能找到人,都有预案。

  之前一些不太理解集团为何如此大动干戈的职工感慨,如果不是提前行动起来,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人回家了,电话不接,库房钥匙不在身上,毕竟当时谁也没想到疫情会如此蔓延。

  如今在集团上下职工的努力下,各项工作已经上了轨道,既定任务顺利完成。

  细节落实到防护服的拉链

  作为中央医药储备单位,在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国药集团每次都是国家各部委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

  湖北疫情发生后,每一次医药资源紧缺,国家首先要动的中央医药储备,很大一部分来自国药集团。

  虽经历过多次挑战,职工们感觉这次的挑战尤其大,任务急难险重。集团战略与品牌管理部主任蒋昕手里拿着一张张紧急调拨令,上面都是加急调用中央储备医药资源的内容。

  1月23日深夜,国家启动了首笔中央储备调拨,国药集团将1.4万套防护服分两批运往湖北武汉。

  1月21日以来,国药集团累计供应新型冠状病毒诊断试剂盒近100万人份,组织货源紧急提供医用防护物资,其中各类防护服105.97万套、护目镜28.7万个、各类口罩4799.94万只。

  ……

  哪一项任务都是紧急发来,限时完成,而这些任务顺利完成背后,是惊心动魄的忙碌。

  蒋昕回忆,22日深夜到23日她的手机几乎被打爆,来自各方面的电话一直没有停过,调拨指令一个接着一个,彻夜未眠。刘敬桢当晚直接就奔赴北京仓库,直接在一线开始打电话调拨资源,很多事情都由他电话解决,大到与部委的协调,小到口罩上的铁条,防护服上拉链……

  在办公室一隅,一个拉扇门的后面是刘敬桢的“临时公寓”,春节期间,他好几天就睡在这方狭小的空间。

  “一天无数个电话,好几个部委召开的会。”刘敬桢说,元宵节,女儿20天左右没有和父亲一起吃过饭,自己动手做了一顿饭,喊他回去吃,熟料下午刚在国家卫健委开完会,突然又接到商务部通知有一个会需要连夜召开,他不得已抽出了两分钟时间,站在家门口吃了两个元宵,算是满足了女儿的唯一要求。

  过程艰难和繁琐超出了想象

  目前,整个医药大厦各层办公室职工都在按部就班的忙碌,但这份平静背后是对困难的克服,是与死神的争分夺秒。

  虽然他们做了预案,但过程之艰难和繁琐依然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医疗物资的日常供需能够保持平衡,但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及老百姓对口罩的需求大幅增加,再加上春节期间,生产厂家停工停产的原因,导致医疗物资出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需求远大于供给。

  医疗物资供需双方存在信息不匹配、不对称的问题。疫情期间,大量的需求集中涌现出来,由于医疗物资的品类和规格繁多,用途也各不相同,导致调运的货品会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

  医药物资比如口罩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河南、吉林、浙江、福建等省市,但全国有很多省没有口罩生产企业,当地有口罩生产的省份为保证本省供应不让口罩出省,因此有些无生产企业的省市口罩比较短缺。

  诸多问题的协调和解决,是集团上下15万名职工的不眠不休,通力协作才得以完成。

  特别是,国药中国生物推出了康复者血浆治疗方法,目前正在临床上应用,并发出倡议让康复者献出血浆,为抗疫作贡献……

  下一步,国药集团将充分发挥全国商业网络协同作战优势,全面加强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急需医用物资市场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充足的“弹药”。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