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的航油铁军——记中国航油抚远供应站

2019-12-31 15:25 来源:中工网 分享到:

  在地域纬度高、冬季漫长、冻土不化的高寒地区——黑龙江省抚远市,坐落着地处中国最东的抚远东极机场。这里,有一批驻扎在我国边陲的航油人,他们夜以继日,用使命与担当,铸牢了东北高寒航油铁军的根和魂。

  这是一个由中国航油抚远供应站站长杜文龙带领3名一线员工组成的航油供应站。他们像战士一样守卫我国航空油料供应的一方寸土,坚守使命、砥砺前行。

 

    中国航油抚远供应站

  铁军担当尽职守

  作为中国第一缕阳光照耀的地方,抚远的日出,在当日早上6点53分如约而至。站长杜文龙带领同事们开始了一周一次的早操训练。他们步伐整齐划一,动作规范简练。训练结束后,每个人都精神饱满地走向各自岗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杜文龙向记者介绍,进行早操训练的目的不单为了强身健体。通过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锤炼出边疆航油人独特的“三边”奉献精神:守卫边防、建设边防、奉献边防。努力打造“最东最早最激情,最强最铁最坚定”的华夏东极航油铁军队伍。

  万里航程,从油开始。一架飞机的平稳航行离不开充足的油料供应。抚远供应站采用航油小型支线机场典型的一拖三配置,分摊到个人身上的任务却并不轻松。

  杜文龙与他的团队日均保障航班1架次,主要航线包括哈尔滨、上海、北京与抚远往返的三条航线。加油员需要兼任站内所需的计量、化验、电器、储运等多项工作。4人24小时轮流值班,以保证供应站时刻有人在岗,能够及时接收与反馈飞机油料的用量、供应等讯息。

  今年,抚远已经下了6场大雪。天气恶劣,条件艰苦,为供应站的日常作业加大了难度。杜文龙和他的同事每天必须脚蹬4、5斤重的工作鞋,穿厚重的保暖外套到岗工作。在平均气温达到-30℃的户外,时常要工作3至4小时以上。大家早就习以为常。

胡文生进行日常排查

  “有人可能觉得我们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大家早就习惯了。这么冷的天,谁都想呆在室内,可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做好。”胡文生说。

  冰天雪地保供油,他们一马当先;生活枯燥条件差,他们毫无怨言。大家心里只有一个目标:保障每一架航班的供油安全。

  党建铸牢航油精神

  供应站员工大多为离家千里之外的外派人员,部分供应站负责人同时担任片区联合支部书记职务,他们的时间表里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逢年过节更要坚守履职,回家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胡文生的家在离供应站两千公里远的加格达奇塔河地区,返程需要倒3趟车、换乘两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单程时间得花上两天两夜。参加工作以来,他每年只回家一次。

  谈起孩子,胡文生的脸上,露出了与谈论工作时难见的笑容。“上次回家的时候我儿子才50公分,这几天视频媳妇儿告诉我,已经长到1米2了!”幸福之余,胡文生也对缺席孩子的成长、家人的陪伴表达了歉意。

  供应站离市区有25公里远,附近并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大家的日常生活显得有些单调。但正是常年在艰苦环境下工作和生活,使供应站的同事们,养成了苦中作乐、快乐豁达的人生态度。

  大家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充实与提升自己。阅读书籍、健身锻炼、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吉他。胡文生在工作之余,已考到了多项职业资格证书。

  杜文龙说,虽然远离亲人,立足边疆,但在站内,大家都努力营造出家的氛围。“我们经常组织员工家属开展各种活动,自己种植菜园,饲养家禽家畜。一起包饺子、打扫卫生、整理草坪树木,聊天唠家常,互相进行学习讨论,在劳动中加深友谊,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大家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员工进行夜间供油工作

  风硬,他们的作风更硬;天寒,他们的意志更坚。这些铁军将士战严寒、斗风雪、练精兵、保供油,日日夜夜坚守在边远一线工作岗位,保障着每一架从这里起降的航班飞行安全,为高寒边疆地区的航油事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有了航油使命的召唤,才铸就了高寒边疆供应站发展的根和魂,才为航油铁军将士扎根边疆、奉献航油提供了不竭的源动力。作为中国航油最东、最北的抚远和漠河供应站,他们是高寒边疆航油铁军的杰出代表,在党支部的引领下,逐步走出了一条艰辛而又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实习生 李理达)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