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小提琴手”不忘初心谱经典

2019-07-01 15:1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文艺老兵”吕其明为经典管弦乐《红旗颂》定稿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89岁的吕其明而言,这个年份意义非凡。两个月前,他为自己的经典管弦乐作品《红旗颂》定稿;一个月前,他在上海南京路上参加庆祝上海解放的大型活动,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生日。

  在7月1日到来前夕,吕其明向记者回忆,他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文艺战线的党员,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跟党走,在琴弦上、乐谱里的那些峥嵘岁月中,谱出了《红旗颂》。

  护着小提琴,穿过硝烟,他徒步走进大上海

  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挺进上海。19岁的吕其明,是这支人民军队里的一名文艺兵。

  徒步行进时,吕其明与其他解放军战士略有不同——背包上还多架着一个乐器盒子,里面是他珍爱的小提琴。

  “我跟着队伍一路走进大上海,因为背着小提琴,引来路人好奇围观,他们大概在想——原来解放军‘土八路’也有这些洋玩意儿。”吕其明回忆。

  “1947年,部队转移到山东后,我调到华东军区文工团,文工团里有五六把小提琴,我被分配到音乐分队,分到了一把,就这样我参加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直到解放上海,我跟着队伍,时时刻刻要护着小提琴,穿过硝烟,渡过长江……”

  吕其明清晰地记得,那是1949年5月26日,他随部队徒步进入上海市中心。第二天这座远东大都市就将宣告解放。

  人民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不会去惊扰百姓的梦乡。黎明前的那一夜,吕其明与其他文艺兵一道在当时上海的老北站(指老火车站)大厅的木条长凳上睡了一宿。小提琴就好像吕其明的孩子一般,静卧在他身旁。

  “我们团里有电影队、军乐队,有男有女,大家步调十分整齐、严格遵守纪律,齐步走在上海的马路上。第二天,队伍从老北站出发继续向南行进,走过了南京路,文工团最后在市中心驻扎。没想到这一驻扎,我就在上海扎根了,开启了我后来大半辈子的音乐生涯。”吕其明回忆。

  枣红马驮着小提琴而来,在少年心中播下音乐种子

  对吕其明来说,人生的音乐启蒙是从革命根据地的马背上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他从小提琴手逐步转向学习作曲,最终谱出《红旗颂》。不过,他依然对小提琴这样乐器情有独钟。

  他还记得,1942年的一天,他所在的新四军抗敌剧团迎来了一位音乐家。“远远走来一位中等身材、穿蓝色便服的男士,看着很清秀,后面有一位饲养员牵着一匹枣红马,马上还挂着一个小提琴盒子。”

  后来,吕其明才知道,这就是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贺绿汀赴延安前夕,到剧团指导工作3个月,讲乐理、带领大家练合唱,12岁的吕其明就这样,开始沉迷音乐。

  “有一天晚上,皓月当空,我远远听到琴声,走过去一看,发现是贺教授在一棵大树下拉小提琴,我不敢坐太近,我心里想,‘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听的音乐’。”

  那天贺绿汀拉的是小步舞曲,吕其明听入迷了。吕其明回忆,那以后,自己对小提琴“仿佛害了相思病”,小小的心灵从此播下音乐种子。“贺老是真正的革命音乐家,他是我走向音乐创作道路的启蒙老师,给了我很大鼓励。”

  红旗由父辈的鲜血染成,《红旗颂》奏响解放心声

  在上海解放16年后,1965年,吕其明写下了著名的管弦乐作品《红旗颂》,经典的旋律描绘了新中国红旗漫卷如画的恢宏场景。这支曲子广为流传、震撼中外。

  当时他已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十分活跃的青年作曲家之一,创作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脍炙人口的电影音乐。《红旗颂》的创作,融入了吕其明个人对于“解放”的深刻理解,其中包括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音乐元素,同时又自成一体。

  他坦言,自己把对父亲的深情、对新中国的热爱,都一股脑写进了曲子里。“父亲吕惠生是我革命的领路人,他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但在1945年不幸被捕,牺牲在南京。他没有留下什么物质资产,留下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吕其明说。

  后来,在创作《红旗颂》时,他把对父亲的无尽思念写入了管弦乐抒情的段落。“我热爱小提琴,但不能对她偏心,我要努力写好交响,熟悉每个门类的乐器。今天我可以坦白说,《红旗颂》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写出来,经过了当时多位前辈艺术家的指正,加上这么多年边演边改,《红旗颂》也日臻进步。”他说。

  2019年4月,在时隔54年后,吕其明宣布为《红旗颂》定稿。定稿版《红旗颂》尾声配器加强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音乐更澎湃,激情更饱满、主题更鲜明。

  “这部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对党和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吕其明说,其中也包含了他所经历的解放战争几大战役,描摹了士兵冲锋陷阵的豪迈,现在想起来,就仿佛回到人民子弟兵解放上海的一刻。

  吕其明1965年创作的《红旗颂》管弦乐谱手稿,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19年,他很自豪地宣布:“《红旗颂》在今年正式定稿了!”(本报记者 许晓青、吴霞、孙丽萍)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