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社员王智红的戏剧之梦

2024-01-19 20:02 来源:51网 分享到:

今夜,德阳为你鼓掌!

——九三学社社员王智红的戏剧之梦

1月4日晚上的德阳市演艺中心内人头攒动,数百名剧迷从各县市区甚至绵阳、成都、上海纷纷赶来,共赴一场六年的戏剧之约——德阳本土非遗题材原创话剧《安安送米》首次公演!

灯光忽暗,音乐渐起,大幕拉开,“一门三孝”的故事从这里上演,舞台上,王智红的戏剧之梦也正如花般徐徐绽放。

王智红是九三学社德阳市委员会文化专委会主任,也是子在众筹剧社的发起人,是含《安安送米》在内三部话剧的总策划和总统筹。

从孩提时期,王智红就是邻居口中的“别人家孩子”,性格开朗的她热爱文艺,尤其是表演,每次不管是幼儿园或者学校活动,还是其他文艺活动,人们总能在舞台上看见她活泼的身影和甜甜的笑脸。大家都笃定这孩子以后一定会成长为一名文艺骨干,但没想到她去学了医。

细致且繁琐的医务工作让王智红多了几分稳重,却并未磨灭她对于文艺事业的热情与向往,2008年,王智红辞职创办地方本土城市读本《川西映象》;2015年,她牵头发起组建本土众筹的民间剧社——子在剧社。

子在剧社的成员都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戏剧爱好者,他们中有职员、商人、医生、教师、厨师、建筑设计师等等,近百人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将心中的憧憬化为了行动。

涉猎新兴事物,怎能仅凭一腔热血?不久,各种困难便接踵而至——手续审批、排演场地、服化道、搬运装卸、宣传广告等,一个个“小麻烦”让半路出家的王智红倍感困扰。

社员遇到困难,第一时间站出来的便是组织。九三学社德阳市委员会不仅给予了王智红温暖和力量,更给了她面对挑战的勇气。在组织的帮助下,王智红克服困难,先后成功排演了川话版《茶馆(第二幕)》、《抓壮丁·改编》,为德阳文艺舞台带来了勃勃生机。子在众筹剧社因此被评为“德阳市2016年品牌群众文化活动”。

川话版《茶馆(第二幕)》是王智红策划和统筹的第一部话剧,她为此倾注了许多心力。制定规划、沟通导演、协调演员、联系场地……忙的不亦乐乎。演出也取得了圆满成功,有观众观剧后留言:“一群非专业的演员,带给了我们一场如此有专业范儿的话剧演出,用你们的虔诚向经典致敬;那么,还有一份敬意,理应是由台下的人给予他们的——我们应当去尊重那些用纯粹的心去实现梦想的人。”

之后,《抓壮丁·改编》同样引起了轰动,剧社创造性地在原剧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场“向川军致敬”的片段,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踊跃参军、支持抗战的原生人物形象。该剧导演、四川川剧表演艺术家俞泮方先生说:“这次排这个剧还真不容易,既要向经典致敬,同时还要排出我们的新意,大家真是下了一番功夫!一帮戏剧爱好者凑在一起,把剧本、角色、台词、服装、道具、音乐等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了,真的是一个专业的‘业余团队’,就连我这个‘老戏骨’都被感染了!我希望子在剧社能一直办下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戏剧作品来!”

两次复刻经典的成功,让剧社的人心花怒放。同时,他们也有了更大的“野心”,决定要玩票大的——原创剧本!要在德阳的舞台上讲德阳人自己的故事!于是,本土非遗题材原创话剧《安安送米》开始启航了。

然而,这次的排演并没有前两次顺利,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这部戏时隔六年才得以与观众见面。

六年的蹉跎未使她们放弃,虽然剧本已经三易其稿,虽然当年海选出来的小安安由于已经长高如今只能扮演自己的长辈,虽然当年风华正茂的男一号变成了现在的中年县令……

那天的谢幕,她向着观众席久久的、深深地鞠躬,感谢舞台、感谢观众,更感谢九三学社这个温暖的组织。

王智红曾描述过这六年里的心路历程:有迷惘、有彷徨、有忐忑、有无助、有拖延的不安、有放弃的冲动……像跋涉于无边旷野,四顾却找不到前行的去向;像行进于泥泞沼泽,拼命抬起的每一步都重愈千钧。但在王智红与剧社成员的努力下,《安安送米》还是如约而至并完美呈现。王智红的朋友在网络中评论道:她像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Ban了六年终于把心愿Ban成了现实……一个四川方言“Ban”字(意为博、拼),写尽了她的坚守与奋斗。

大幕未落,舞台依然,王智红的戏剧梦想正在盛开,她说:“艺术不仅是用来欣赏的,也是用来参与、用来享受的。”她正追逐着她的戏剧梦,享受着她的戏剧梦。整座城市,都在为她鼓掌!(曹艺 张文景)

编辑:XFJ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0428号-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