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武:扎根一线33年的“点子大王”

2019-05-28 15:08 来源:中工网 分享到:

  他,面庞黝黑,手上深深地刻着长期一线作业的痕迹;他话不多,爱动脑筋,总能捣鼓新的发明创造;他的徒弟个个比他学历高,却愿意跟着他进行技术创新。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简称“国网湖南检修公司”)变电检修班副班长李晓武。

  此前,李晓武先后被授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

  口袋里揣着一本备忘册

  1986年,17岁的李晓武,初中刚毕业便接父亲的班,成为国网湖南检修公司变电检修专业的一名学徒。

  李晓武勤学好问,上班缠着师傅问,下班埋头自学。工作之余,他还坚持自学并先后取得专科和本科文凭,完成初中生到技术行家的蜕变。

  工作中的李晓武勤于思考、善于琢磨,乐于研究新点子。

  2005年,李晓武有了第一项国家知识产权项目。他琢磨而发明出来的垂直连杆对中工具获得公司史上首个自主知识产权。从此以后,李晓武对创新工作充满热情,“任何不好用的工具、管理上的难题,都可以成为创新点,想办法进行革新”。

  “不管是日常上班还是下现场工作,晓武哥都始终在口袋里揣着一本小小的备忘册,遇到不解的问题或待改进的工艺、工具就记下来。”李晓武多年的“老搭档”,国网湖南检修公司长沙运维分部经理苏展说。

  创新团队不断扩大

  2010年,国网湖南检修公司工会组织成立 “李晓武技术创新工作室”。李晓武从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成为“集思广益”的技术创新工作带头人。

  走进该工作室,20多平方米的小屋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大创新、小发明。中间陈列着一个特殊的机器,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李晓武介绍,这台机器是2017年由团队自主研发的,名为电力母线夹加工机,将加工流程各环节集中到一个平台中,形成了一条钻孔数控化、抛光电动化、封装自动化的高效流水线。

  “以往模具得经由转孔、打磨、抛光、涂导电脂等多个工序,才能投入使用,整个流程需要一名熟练工至少花费半小时的工作时间。”李晓武向记者演示操作流程,通过机器完成一整套流程,一共花了不到10分钟。“这样可以节省70%的加工时间,实效检修‘零次品’,有效解决了工艺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在李晓武的带领下,工作室完成的“GW5隔离开关防鸟害完善方案”,有效杜绝因鸟类进入变电站隔离开关内部引起的故障,节省大量故障检修成本,降低了设备缺陷率。“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专用工具”解决了互感器二次接线端检修工序复杂的难题,检修平均耗时从98分钟缩短到26分钟。

  如今,李晓武技术创新工作室从最初的3人增加到56人。先后完成112项技术创新项目,国家专利45项,著作权6项,各级各类奖项77项,被授予全国能源化学系统、湖南省及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

  把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

  李晓武觉得,自己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传承经验。他将时间分给了工作和研究,同样也分给了那些追求上进的年轻人。10多年来,李晓武先后与1个博士、9个硕士、6个学士签订师徒协议。

  2008年至今,李晓武在省公司培训中心完成1500多个以上的培训课时,以师徒合同、帮扶协议的形式签下多名徒弟,通过讲座和培训,提高员工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在李晓武的帮助下,2008年参加工作的徒弟王立德参与了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并多次获得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奖。王立德负责开发的“绝缘子爬距测量仪”,现已成功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数据准确精度与工作效率明显优于传测量方法。“师傅的指导,对我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王立德如今已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目前,李晓武忙着为公司的国网安全设施标准化基础培训进行授课。今年以来,李晓武已经在长沙地区组织了6场大规模的授课。接下来,他将前往湘潭、韶山等地讲课,把自己的技术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为促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作贡献。(本报记者 钟晓敏)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