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力群文革力助邓小平 却因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

2016-02-25 08:59 来源:环球网 分享到:
原标题:1987年后邓力群为何对邓小平一直耿耿于怀?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4年2月16日第16版,原题:《邓力群在新疆为保护王震丢乌纱》

孤身入疆为和平起义做铺垫

邓力群1915年出生于湖南省桂东县,其父中过科举,但从未做官。邓力群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读经济学,还没读一年便去了延安。解放战争时期邓力群被派往东北,他在那里与陈云会合,担任过辽东省委政治研究室主任等职。

1949年8月,随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的邓力群(作为中共访苏代表团政治秘书)受中共中央委派,辗转来到伊犁建立电台。在他的协调下,新疆三区3位代表如期赴京参加了全国的政协会议。邓力群还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国民党驻新疆部队的情况。8月20日,他了解到张治中对新疆国民党军队的声望和部属关系。正是根据他的情报,毛泽东于9月8日在中南海约见了张治中。张治中遂敦促新疆的陶峙岳、包尔汉发动和平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邓力群被留在新疆工作,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常委兼秘书长等职。他与王震密切合作。当时要争取少数民族合作的毛泽东得知王震过早地开展牧区改革,大为恼火。邓力群告诉毛泽东说,不是王震,而是他邓力群作出了牧区“镇反”的决定。邓力群大胆保护王震,自担罪名,为此丢了乌纱。

1952年,邓力群回到了北京,在中央办公厅工作。他帮助起草党的文件,后来又去了党刊《红旗》杂志。刘少奇在“文革”中受到批判时,邓力群拒绝批判刘少奇。他为此受到批评,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并参加劳动。

承揽一切责任保邓小平

1975年,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成立,邓力群应胡乔木之邀,成为政治研究室的第七位、也是最后一位要员。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协助邓小平同志做了许多事情,这其中就包括参加《毛选》第五卷的编辑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同“四人帮”的斗争等。

1975年,邓力群按邓小平的授意,主持写了一篇大文章《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后来“批邓(小平)”时,这篇文章被“四人帮”打成“三株大毒草”之一,说这是邓小平反“文革”的宣言书,因而追查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

面对政治高压,不少人都战战兢兢,但是,邓力群出面承揽一切责任,当着清查人员的面,在原稿的题目上画一个圈,一条直线划下来,签上邓力群的名字,并说:这篇文章是我主持搞的,每句话,每个标点,都由我负责,上面没有布置,具体参加工作的同志也没有责任。邓小平后来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一个半人顶住了,半个刘仰峤(社科院秘书长),一个邓力群。王震也曾多次和很多人说,邓力群在“文革”期间、“反击右倾翻案风”中保了邓小平,没有上推下卸。邓小平在1977年恢复工作后不久,邓力群便成了为他写讲话稿的圈里人之一。

1987年的十三大上,邓力群在中央委员差额选举中落选,紧接着又在中顾委常委选举中落选。邓小平说:承认选举,不作变动。故此,邓力群对邓小平一直耿耿于怀,这是后话。

帮胡乔木向各位元老求情

中共的另一位大秀才胡乔木,却在1976年“批邓”时,没能挺住,揭发批判了邓小平。“四人帮”倒台后,胡乔木自然很沮丧。国务院政研室连续开了5次会,揭发批判“四人帮”。胡乔木仍然在名义上担任临时领导小组组长,但实际工作都交给邓力群领导的办公室负责。

邓力群感到,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时候,胡乔木所受到的压力的确很大,写揭发材料实在是迫不得已。但材料讲的都是事实,没有捏造。更重要的是,邓力群认为,胡乔木过去为毛主席做了许多工作;在1975年整顿中为邓小平也做了很多工作。把胡乔木一棍子打下去,或者悄无声息地弃置一边,很不公平,也太可惜。

邓力群要为胡乔木说些话。他先后找陈云、王震、叶剑英谈了胡乔木的情况和苦衷,做了解释,得到他们的谅解。他见到李先念、陈锡联、余秋里、罗瑞卿等同志,也都给他们谈了情况,做了解释。1977年5月下旬,邓小平再次出山,担任中央领导职务。王震让胡乔木写封信,向小平同志认个错,由他们带去面交邓小平。邓小平说:“这没有什么,对这事我没有介意。”他说:“乔木是我们党内的第一支笔杆……他这个人缺点也有。软弱一点,还有点固执,是属于书生气十足的缺点,同那些看风转舵的不同。”

邓小平说:“总而言之,乔木这个人还是要用。”就这样,胡乔木再次走出逆境,重新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