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理发书记”吴强:只收意见不收钱

2014-07-07 09:03来源:成都商报 分享到:

原标题:社区“理发书记”吴强:只收意见不收钱

吴强

龙潭街道正街社区党支部书记

核心提示

“理发书记”

成华区龙潭街道正街社区每个月有一次免费理发日,理发队的“队长”正是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强,他会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居民意见

每个月,成华区龙潭街道正街社区就出现一群戴着红袖套的义务理发员,为社区的老人们免费理发。理发队的“队长”,正是龙潭街道正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强。理发是免费的,但并不代表吴强什么都不收,他只收一样东西———居民的意见:张家长,李家短,哪家的房子漏水了,哪家的老人生病了……通过理发收集的信息,吴强每一条都仔细地记录在工作笔记本上,并安排工作人员为群众解决,吴强也因此得了个“理发书记”的“昵称”。

婆婆理发时说了说 噪声就没了

这几天,龙湖丽景小区的陈婆婆睡得很安稳,原来每天早晨四点过就会准时出现的“呯呯”声没有了。

前不久,吴强带着义务理发队在给陈婆婆理发时,她不经意地一说,没想到多年的心病就得到了解决。陈婆婆并不知道是楼上哪家在制造噪音,虽然难受,她却从没想过去麻烦别人,包括社区的工作人员———因为要找到噪音源,很费神,而且凌晨四五点钟正是大家睡觉的时候,不想麻烦人的陈婆婆选择了忍受。

不过,吴强却当真了。他找到巡夜的社区安保人员,在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就蹲守陈婆婆家外,寻声而去,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是一家租住户,在准备卖早点的东西。安保人员好言好语地给租户提了醒:“都挨门进出的,以后要注意点哦。”将心比心,租户答应一定会小心翼翼。

吴强八岁就开始学理发,后来在部队时因为手艺好,部队很多首长都要他亲自理发。吴强说,既然有这个手艺,总不能荒废嘛。

李大姐是一名盲人,自社区开展免费理发活动以来,她每月都会准时前来。“最初因为不方便,我没怎么参加。吴书记居然亲自上门来给我理发,让我很感动。”在一次理发的过程中,李大姐跟吴强提了一句“小区内没有盲道,出行不便”。这让吴强突然意识到,帮居民理发还能顺便收集民意。自此以后,每月一次的免费理发服务便成了吴强倾听居民生活需求的机会,他也因此为居民解决了不少问题。

每个月一次的免费理发日,都会为大约50人次服务。“在与这些居民闲聊的时候,总能知道大家在想什么、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而这些都被记在工作笔记本上,每次工作会的时候,就会归类拿出来讨论,以及时解决。”

超市零利润价 吸引更多志愿者

社区与居民如何打成一片,让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活动、社区治理中来?吴强想到了“爱心超市”。

“云南白药牙膏才10多块钱,比商场都便宜。”昨日下午,龙潭街道正街社区居民陈阿姨,拎着一大包生活用品,走出了社区“爱心超市”,因为是社区的志愿者,她可以享受志愿者的价格。原来,在正街社区的爱心超市里,社区低保户、残障人士以及志愿者都能以零利润价格购买商品。与普通超市相比,在此购物能省不少的钱。

爱心超市并不大,但货架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如大米、食用油、盐、洗衣液、生活用品、棉絮等。每一个商品前面,都标了三个价格:“社区低保户、残障人士以及志愿者”的零利润价格,辖区居民价格和市场价格。除了优惠的价格,爱心超市还会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只要居民有困难,‘爱心超市’就可以伸出援助之手,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吴强说,“如果有居民家庭发生重大困难,还能免费享受到价值千元的爱心物品。”

“我是正街辖区的居民,爱心超市的价格比市场价便宜很多,所以我经常来这里买生活用品。”龙湖丽景小区居民吴先生说,因为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能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比较少,因此没能加入到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当中来,“我还是十分希望可以成为社区的志愿者,一来为社区做点事,二来能享受到更低廉的价格。”

对于“爱心超市”为志愿者设定的购物价格,吴强解释说,这既是对志愿者的一种回馈,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的服务中来,“社区工作人员有限,更多的事需要志愿者们的帮助,共同完成。”

爱心超市的终极目的,用吴强的话说,是让社区与居民更紧密。爱心超市开张、志愿服务增多以后,社区与居民的联系更紧密了。“自从有了爱心超市,居民来社区的次数多了,自然与我们就熟悉了。”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很多居民除了万不得已,即便自己有困难或是建议也并不一定会告诉社区,“有了超市,居民每次来购物都会顺道跟我们交流一下,社区工作人员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民情,至少也能混个脸熟。”一来二去,居民的困难得到及时解决,同时生活也有了新的实惠,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自然得到了提升。

成都最早社区服务站 帮忙找工作

“听居民的”,是吴强一直坚持的有效工作方式。2004年,从部队转业的吴强走上了社区书记的岗位。这一干,就是10年。刚上任时的吴强可谓是“临危受命”。“那时社区的低保户共有136户,正街社区属于低保户名额最多的社区。”吴强介绍,当时办理低保户的条件并不过硬,所以社区里时常出现纠纷。

为了将纠纷降到最低,吴强发动所有的居民小组长和社区内有威望的退休老干部,一起组成了低保评议听证小组。小组以坝坝会的形式呈现,每位申请低保的居民都需要在大会上宣读自己的申请,并请大家投票,三票通过才予以办理。未通过的,社区也会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为其介绍工作。

“这样做,一是为了避免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因懒惰而依赖低保,二是想要真正将国家政策用到需要的人身上。”为了社区居民都能自食其力,社区在吴强的带领下创建了成都最早的社区服务站。该服务站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生活,目前已建立了送水站、平价粮油销售站等多个经营模式。“社区里难找到工作的‘40’‘50’(四十岁的女性,五十岁的男性),我们都为他们量身设计了岗位,比如保洁员、保安员等等。只要居民肯劳动,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吴强说,因为社区服务站发展良好,不少居民都在服务站找到了相应的工作。吃低保的从最初的136户,到现在仅剩下21户。

共享爱心工具库 解一时之难

在爱心超市旁边,有一个爱心工具库,已经正式对外开放。两面四排架子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锤子、老虎钳、手电筒、电笔、打气筒等物品。除此之外,还有轮椅、斧头、急救包等日常家用但不常备的工具。吴强介绍,这个小小的工具库里基本涵盖了家庭生活中可能用到的大部分应急工具,居民可随借随用以解一时之难。

吴强告诉记者,正街社区的居民原来住的都是平房,很多工具家里都自备有,但搬进新家后,这些东西就很难有放置的地方了。需要修理家中用品、可身边又没有合适的工具:洗面盆漏水要用玻璃胶,换灯泡要借棚梯,电器脱焊需要电烙铁焊……这些虽是小事,但对居民来说却是大麻烦,有时楼上楼下敲遍了门也未必借得到。

居民的需求促成了爱心工具库的建立。而居民们知道后,纷纷把自家的工具放在这里,加上社区采购一部分,大大小小、种类齐全的工具就整齐划一地呈现在居民面前了。为保证这些工具有借有还,社区还专门建立了借用章程和贴心服务的爱心日记本。自去年10月29日以来,爱心日记本上已经记满了居民们的借用记录,从没出现一起有借无还的现象。成都商报记者 肖刚

一个新的想法

拟设微心愿联络站

让居民互为人脉资源

按照群众意愿,社区将在龙湖丽景A区三栋二单元架空层打造“居民之家”和“连心驿站”。同时,社区的“微心愿联络站”也将很快运行。联络站的初步思路是,整合片区党委、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资源,把能为居民提供帮助的各种资源收集在微心愿联络站,同时也把居民微小的心愿全部收集在微心愿联络站,通过微心愿联络站进行匹配和认领。比如:某位居民要去医院挂号自己却又不方便,正好辖区有一位同志在该医院附近,通过这个资源,就可以完成该居民的一个小小心愿;某位居民家中电饭锅的电源线有时通电不好,正好有一位居民家中有闲置的电源线可以提供。某家的学生需要预习下学期的课程,正好别人看到这个心愿,他家小孩也有用过的书,就可以满足这位邻居的需求。

“微心愿将通过社区LED屏滚动显示,每个人都可以提需求,每个人都可以帮助别人实现愿望。”吴强说,社区下一步将党员义工同微心愿工作融为一体,借这个平台,解决居民合理的需求。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热门标签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