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力公司劳模杨林:新闻老兵的无悔人生

2014-05-12 09:34来源:51网 分享到:

51网讯:两年前,他不顾自己51岁“高龄”和身体状况,毅然从攀枝花奔赴高原,踏上两年的援藏之旅。高原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并未将他击垮,反而更激发了他的斗志。  

 

他叫杨林,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新闻宣传干事,2013年被评为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劳动模范,近日又被评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14年度劳动模范。 

 

“新闻战士”无怨无悔 

 

“我是一名行者,自从拿起相机的那一刻,我就深深爱上这个行业。

 

我是为新闻而生也终将为新闻而逝。” 

 

20年前,杨林拿起了宝贝相机,从那一刻起,他成为新闻战线上的“战士”。一件鲜艳的冲锋衣、一双轻便的登山鞋、一副酷酷的墨镜和一张防风沙的围脖,就是杨林的全部行囊。“我是一名行者,自从拿起相机的那一刻,我就深深爱上这个行业。我是为新闻而生,也终将为新闻而逝。”  

 

厚厚的获奖证书和奖状堆放在杨林书桌抽屉里,它们是杨林工作的一个缩影。他的电脑素材库里存放着在高原上拍摄的一幕幕动人的瞬间,记录了无数个珍贵的画面和电亮藏区的历史性时刻,那些永恒的定格描绘着川电人在建设高原电网时的飒爽英姿,传递着川电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2年4月15日,杨林获准去甘孜藏区援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向组织递交申请,此时他已五十有一,是国网四川电力援建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援藏两年时间里,杨林粗略统计了一下,15万平方公里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共18个县他去了17个县,为了拍好一个镜头,独自一人冒着凛冽的寒风搜寻最佳的拍摄位置;为做好采访,到偏僻的无电地区“安营扎寨”。2014年春节,他再次主动申请在藏区值班,值班期间,他又拍摄制作了一部反映电力员工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为藏区百姓保障供电的专题片《值守》。  

 

2012年9月19日,是“新甘石”联网工程竣工投运的日子,就在竣工前一周,才从700公里外的石渠县返回驻地康定的杨林病倒了,正在医院输液的他为了记录下工程投运的影像资料,再次主动请缨奔赴石渠县,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拍摄任务。打开杨林的QQ空间,上面写着:“告别亲人,离别家乡,踏上援建之路,愿在有生之年,不辱使命,完成甘孜藏区对口帮扶工作。”质朴的语言是一位有着21年党龄老党员的庄严承诺。 

 

索朗扎西,加油 

 

《风雨兼程》是杨林最爱的一首老歌,“山高水长路不平,愿你多保重……待到雨过天晴时,捷报化彩虹”,这首歌总会让他眼眶湿润。 

 

索朗扎西(勇敢吉祥)是杨林的藏族名字,这是一位与杨林合作多次的康巴卫视藏族同胞给他起的。 

 

为了更好地适应藏区生活,杨林学着喝酥油茶,生吃牦牛肉,而且学会了简单的藏语对话。被高原强烈紫外线“侵袭”过的杨林皮肤黝黑发亮,再穿上藏族衣服,活脱脱就是一个康巴汉子。2013年夏天的塔公草原,杨林出现在反映当代电力员工工作生活和精神风貌的电视剧《遍地阳光》的拍摄现场,原来杨林竟被导演一眼看中,让他扮演剧中一名当地的藏族官员——“嘎多局长”。拍摄中,导演直夸杨林是本色出演。 

 

在“4·20”芦山强烈地震、2013年8月28日甘孜州得荣地震中,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头儿”在灾害现场留下了与他年龄不符的灵活身影,抗震救灾的现场被他用手中的相机一一记录;站在山路旁,坡上的大块碎石滚滚而下,余震、山石滑落等种种危险,既不能阻止电力员工抢修的脚步,也不能阻止杨林不畏艰险前行,留存下珍贵的电力抢修镜头。事后他说:“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就应冲锋在前。” 

 

谈到家庭,杨林红了眼眶,两年的高原援藏生活,让他失去了很多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在知天命的年纪里,杨林也同样期待儿女绕膝,享受天伦,但是心中的“新闻梦”支撑着他一路走过来。他说,他只是川电新闻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在施工现场,到处都有川电新闻工者忙碌的身影。

 

《风雨兼程》是杨林最爱的一首老歌,“山高水长路不平,愿你多保重……待到雨过天晴时,捷报化彩虹”,每当听到这首歌总会眼眶湿润。

 

在自己QQ空间里,这个新闻老兵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索朗扎西,加油!” 

 李梦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热门标签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