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网讯(实习记者 张宸菱)“现在的夏天越来越热了。”8月11日,成都发布今夏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突破37℃,见到记者时,成都市交警一分局一大队警长刘畅不禁感叹道。他穿着标准的制服,腰间胸前佩戴着约十几斤重的装备,走近后,他摘下帽子擦了擦头上的汗,额间的汗水在阳光下反光明显。
刘畅所在的交警分队主要负责二环路南三段片区的交通秩序维护工作,这里是车流量大的重点区域。在上下班高峰期指挥交通保通畅,在平峰期巡逻维护道路秩序、及时处理交通事故,普通人出门走几分钟就热到受不了的天气,他们需要在室外呆上约七八个小时。刚刚处理完一起小型交通事故,刘畅负责组织维护事故现场交通秩序、拍照取证、询问驾驶员信息。在没有荫蔽的环境下呆上了半个小时,他的后背已经湿透,皮肤被太阳炙烤得灼热发红。
“不可能喊他们挪到阴凉处再处理噻。”这是刘畅成为交警的第十二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像这样的小摩擦处理大概二十来分钟,较大事故则可能需要一个多小时,有时候一处事故还未处理完,又接到通知说有新的任务要去处理。执勤用的摩托车被停放在路边,赶往下一个地点时,椅垫、把手被烤得哪怕隔着衣物也能感觉到烫。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外卖骑手与前面的电瓶车发生了碰撞,前来寻找交警协助解决,刘畅立刻前往。在宛如蒸笼的环境下,路上骑行的人员行色匆匆,突发意外阻碍行程,火气一下子涌上来,在街头争执不休。“追尾肯定是后车全责哈,大家好好商量一下。”刘畅蹲下来仔细检查前车被撞的情况,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又主持引导双方进行协商,一系列操作下来,他刚刚擦过的地方再次湿透,汗珠不断顺着帽子的边缘淌下。
下午5点进入下班高峰期,属于交警的“烤”验再次到来。玉林生活广场前来往车辆川流不息,执勤交警站在马路中间,抬手、摆臂,动作标准地释放出一个个交通信号,引导车辆有序通行。五六点钟的太阳依然毒辣,一阵阵热浪袭来,没过多久他身上蓝色的制服被汗水浸成深蓝。他需要重复这样的指挥动作,坚守执勤点位到七点半左右晚高峰结束。烈日下长时间的暴晒,他们裸露的皮肤变成了黝黑的统一色号,袖子拉起来,黑白对比格外分明。
据了解,为了应对难熬酷暑,成都交警也采取了很多举措关爱坚守一线的民辅警,正积极改善路面警员的执勤环境,适时调整民辅警的执勤时间,采取增加警车巡逻、民辅警替班轮换、加大换岗频率等措施,并每天配发防暑降温用品、药品、饮品,在主要路口周边协调友好单位提供临时换休点,最大程度保障他们在高温天气下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