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勇担当——走近二〇二一“最美铁路人”

2022-01-17 16:00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踔厉奋发勇担当(主题)

——走近二〇二一“最美铁路人”(副题)

人民日报记者 陆娅楠

娴熟驾驶九大类28种机车车型,驾驭复兴号驰骋在祖国广袤大地上;自主研发30余种铁路工程机械,为共建“一带一路”增光添彩……在祖国的铁道线上,“最美铁路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

自主创新,铸造大国重器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车体事业部高级技师张雪松,见证了中国高铁从无到有、领跑全球的历程。

2005年5月,在高铁技术引进的关键阶段,张雪松接到了制造铝合金样车的任务。团队一切从零起步,十几个昼夜、几十次试验,车体部件仍不达标。关键时刻,张雪松看到通风设备上飘动的布带,他拿来风速仪一测,发现影响焊接变形的原因是焊枪口风速超标。自此,他带领团队顺利解决了车体底架挠度超差等30多项技术难题。

随着中国高铁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张雪松又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革新109项,摸索出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的各项技术参数,持续巩固和扩大中国高铁的领跑优势。他还编制了15种课件和培训教材,完成5000多人次的轮训,培养的智能制造选手获得过多项大奖。

同样富有创新意识的,还有武汉局集团公司金鹰重工工程机械研究院副院长王江。工作20年来,他设计了30多种铁路工程机械。

为了抢占世界铁路技术制高点,王江带领团队组建打磨实验室,开发出新一代打磨控制系统、车载廓形检测系统,作业后钢轨表面粗糙度控制在6微米以下。为破解大功率重型轨道车在高原条件下的运用难题,他克服严寒、缺氧等困难,主持攻关的高原大功率重型轨道车运行稳定,填补了高海拔大功率轨道车的空白。

积极推动“走出去”,王江带领团队主动投身国际市场竞争。2014年,在参与新加坡一项工程车项目投标时,对方提出新要求:针对左右轨扭曲线路的轮重减载率增加静态测试。第二天一早,在众多投标者中,只有王江的团队把量身定制的方案摆上会议桌,对方当即表示:“中国同行的效率令我们敬佩。”

以新加坡市场为起点,王江带领团队先后中标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项目,多功能作业车等18种产品远销26个国家和地区,让中国铁路装备成为“中国创造”在海外的耀眼名片。

兢兢业业,守护行车安全

在陇海铁路上,有一座跨越深谷、巍峨耸立的铁路大桥——杨连弟桥。这座大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连弟烈士的名字命名。如今值守这座桥的,是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工务段杨连弟桥隧工区工长李玉斌。

李玉斌的爷爷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铁路人,守护大桥18年直到退休。后来,李玉斌的父亲扎根于此,一干就是38年。2008年,听着英雄桥故事长大的李玉斌,来到工区报到,父亲反复叮嘱他:“要守好桥,比我们干得更好。”

李玉斌以实际行动延续守护英雄桥的责任与使命。2021年夏天,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一天,陇海线观音堂至庙沟区间的片石护墙鼓包,李玉斌带领工区人员和抢险人员百余人紧急抢修,奋战7小时后,终于解除危险。14年来,李玉斌和工友们先后发现、防止安全隐患200余件,管内路段未发生一起行车安全事故,确保了英雄桥和管内35座桥梁、10座隧道、118个涵洞安全万无一失。

守护铁路安全的,还有广州局集团公司衡阳车务段衡阳站车站值班员王军。一趟列车通过车站,值班员至少有29个作业程序,最忙碌的时候,作业人员要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完成近90个程序。这些都难不倒被同事们誉为“规章活字典”的王军。入职仅1年,他就翻烂了4套行业规章,做了8本学习笔记,将标准作业流程、行车规章熟记于心。在2014年第四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他夺得车站值班员桂冠,被聘为全路首席技师。

车站值班员更要善于应急处突。王军工作的衡阳站,是京广大动脉的重要节点,5条干线交会,29条股道密布,穿插进行接发列车、调车等多项作业。特别是春运期间,王军每天要在多个方向办理旅客列车200余趟。尽管工作压力大,但自2009年入职以来,王军始终保持零违章、零事故,还15次参与京广、湘桂、衡柳、怀衡和吉衡线安全攻关,成为备受信赖的安全行车“指挥官”。

持之以恒,助推铁路建设

2019年12月30日,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速铁路——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运输安全部副部长王久军,正是建设大军中的一员。

京张高铁穿越高寒、大风沙、城市区等,短短174公里却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清华园隧道就是其中的一个难点。作为京张高铁控制性工程,清华园隧道与北京地铁10号线、12号线、15号线交叉穿越,长距离并行北京地铁13号线,还穿越了北三环、北四环等7条主要城市道路、88条重要市政管线,施工风险之多、标准之高、难度之大,相当于完成一台精密的“心脏搭桥手术”。

结合不同地质地段条件,王久军与参建单位灵活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采用不同的注浆加固方案,攻克一道道难关,确保了隧道安全贯通。当盾构机刀盘徐徐破土而出,有人惊叹:“沉降只有0.8毫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是不敢相信。”

尽管京张高铁已成功运营,但是为保障冬奥会赛区间的高品质运输,王久军反而更忙了。他带领团队增设了轨旁探测检测设备,添置了动车组智能防冰融雪设备,新建了智能运维检测、智能安检等平台,“一定要让中国高铁成为冬奥会上的亮丽风景!”

编辑:CQT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0428号-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