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山上通信兵

2021-07-27 16:29 来源:51网 分享到:

威远石油会战56周年之际,7月20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信通中心报道组回访红村。四川威远曹家山上,绿阴蔽日、犬吠蝉鸣。“我自己养的三箱蜂产的,地道天然。”廖宣洲忙碌着为我们冲泡蜂蜜水,84岁的耄耋老人,脸上有沧桑,言语多和蔼,热情接待每一个到“红村”来的客人。

1965年到1969年的红村,是当年威远四川石油大会战的指挥机关和四川石油局机关所在地,2012年被公布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村石油会战旧址”。

廖宣洲至今坚守山上56年,成为红村的“活化石”。

火红战斗的“红村”

在工业学大庆的精神指引下,1965年夏石油部组织艰苦卓绝的威远石油大会战,副部长张文彬坐镇指挥。会战队伍来自四川、华北、玉门等油田。小小的山村,一下子涌进了几千人。大家拿起钢钎、二锤、锄头,破石头、平场地、搭工棚,威远当地人也帮着烧石灰、修筑简易公路、建房挖沟。大家炸开岩石,就地取材,烧出石灰代替水泥,用片石代砖砌石墙,将干打垒建在光秃秃的乱石岗上。“一些陡坡,大型机械上不去,大家用肩扛用手推,像蚂蚁搬家把设备推上去,建筑材料也靠手工传递上去,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争取早日建成。”“最先修好的山脚几十栋房子,所有的房子修好后立即住人,一个18平方米的房间,至少可以住16个人。”参与过会战的廖宣洲,回忆起热火朝天的会战场景仍历历在目。

会战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966年,“指挥部”这个地方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红村。后来人们习惯把“四川石油会战指挥部”直接叫“红村”。再后来修订村名时,杨柳村更命为红村村,并延续至今。

此后,威远境内还修建了四川石油威远机械修理厂、化工厂、脱硫厂等,新场镇的农民也用上了电、气、自来水等。当时,新场镇是该县人气最旺、经济最活、生活最宽裕的镇。

最本色的通信兵

廖宣洲来自通信兵,火红的熔炉锻造了他的思想品质和顽强意志。

通信技术要求高、迭代快,按当时部队的传统,老兵带新兵,廖宣洲感觉三年学不“饱”。恰逢贺龙要求部队大搞技术练兵,1962年他争取到丁盛的54军培训一年,包括散装材料盲组话机等,参加重庆大比武,获得了增长本领的机会。始终立志做最好的兵,廖宣洲连续三年当选“五好战士”,连续三年成为“技术能手”。

1964年复转后,凭其突出的履历,当年40多个复转兵,就廖宣洲一人被留在石油局机关。1965年5月,筹备会战指挥部,他获选成为第一批上曹家山的参战人员。

最初没有任何的生活依托条件,建设者每天从十多公里外的越溪镇,到山上开展劳动。大家干劲十足、热火朝天,建设成效一日三变。“每天在工地,都有很大变化,房子噌噌噌就立起来了。三天不在现场,你都会迷路。”廖宣洲感叹那样大的基建规模,3、4个月就建成了。

战争或会战,通信保障必须是第一位。作为机务班长,修好一栋房子,电话立即部署就位。房子潮湿,石墙和屋顶都还滴着露珠,设备容易受潮,出现嘈杂、串音,安装、烘烤、换机,忙得不亦乐乎。从越溪往返,没有作息时间概念,每天忙17、18个小时。那时电话常出故障,一会儿山脚、一会儿山坡。“人忙起来,就像上了发条,不知道在山上跑了多少趟。那时候,领导交办工作,只给任务和完成时间,其他就靠自己发挥能动性,所以说,王进喜的创造条件也要上,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廖宣洲对此深有感触。

红村建好后,山坡上是密密麻麻的房子,满山锦旗和标语,到了晚上,整个山村灯火辉煌。最有挑战性的是每天晚上7:30的电话会。廖宣洲的记忆道:“晚上指挥部开电话会议,我必须提前和各汇接点预约,包括北京总部、云贵、西北各油田,还有邯郸水泥厂,保证畅通,一直待到深夜。这个会议室服务员是不能进的,我还要客串服务员,端茶送水,电话会结束后还要打扫卫生、维护设备。”

话筒都被抢坏了

不仅要做好通讯保障,大型会议通信,也是廖宣洲的本职工作。让廖宣洲铭记一生的,是“石油大会战”高潮万人誓师大会的场景。

参加1965年万人誓师大会的,有从大庆、玉门、青海、华北等全国各油田调集来的钻井、测井、试油、机修、供应、医疗队伍。一时找不到能容纳这么多人的地方,就在山脚的右面平整了一个近5000平方米的临时广场,搭建了讲台。说是万人大会,实际有7000多人,其中有刚从部队退伍的2000余人。这么多人参会,没法找那么多凳子,只有像解放军那样列队成长方块,席地而坐。

据廖宣洲回忆,大会先由魏光荣、王芝顺等全国石油系统的8名劳模披戴大红花,骑上8匹高头大马,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绕场一周,然后与领导一起坐在主席台上。大会由会战指挥张文彬讲话,然后进行宣誓。来自各矿区、各工地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振臂呼喊出“恶战恶战再恶战,一定拿下大油田!”“头可断,血可流,不完成开气找油任务死不休!”“要死死在钻台上,埋就埋在井场边!”“苦战恶战六六年,一切为了保会战!一切为了70亿,一切为了找油田!”等激动人心的口号。

复转军人代表铿锵有力的发言,如火柴点燃鞭炮,噼哩啪啦炸开了,来自各油田的队长们争相抢话筒表决心。大家接二连三上台争着发言,廖宣洲以身相护也无济于事,差点和队长们“打架”。因为人太多,话筒被抢坏了好几只。

“会战氛围下的高强度、快节奏,根本停不下来。” 1966年底,威远构造探明储量达400亿立方米,找到了中国第一个陆上整装大气田——威远气田。

死也不离开的地方

会战结束后,技术突出的廖宣洲,因工作需要被隆昌气矿想办法留下来,任强电班长。井队电机修理、电话维护,指名点姓要他去,常常是别人啃不动的硬骨头,他到了现场,车子刚调好头,他就把电话就修好了。

退休后,闲不住,他又被返聘回去,不管是单位还是社区,一个电话,随叫随到。“被需要,是种很大的满足。”廖宣洲脸上漾起笑意。

到上世纪80年代,威远气田产量开始下滑,慢慢淡出人们视线,红村也慢慢走向衰败,变成人烟稀少的野村。2003年,红村遭到人为破坏,《中国石油报》曾经报道:那年夏天……一排排见证红村艰苦创业的干打垒房子被夷为平地,一周之后彻底消失。

作为一个退休老头,他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他想,这么一个地方,不可能就这样完了吧,早晚还得要有人守护。于是,当年上万人的队伍中,他成为唯一留下的人。

会战旧址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企业投资兴建了工业遗址,一切不过物是人非。早年的工友和在这里长大的红村二代、三代回来故地重游,很多人都流泪了。当年生活、恋爱、结婚、生子的地方,从卫生所、大礼堂,到电影院、舞厅,都不在了。只有坐在廖宣洲家门口的破椅子上,聊聊当年。他一直住着的老房子,当年门牌编号814,在地势高处,是指挥部的电台室,他把厨房修在外面,怕破坏了建筑风貌。

当了一辈子的通信兵,还要守在工位上,成为一道永不消逝的电波。

作为有六个子女的老人,孩子们也多次接他下山生活,他不习惯,总是和老伴又回到山上。去年老伴走了后,只有三只狗、几只鸡,以及当年他和战友们栽种的香樟树,还在陪伴着他。他告诉我们,“我16岁就离家,对老家淡了,一辈子在红村,这里就是家,死了也埋在这里!”

廖宣洲正在代言红村。“红村没有消亡,还有红村的人守在这里。”(赵培 曹卫 邓珂楠 刘爱莎)

编辑:LRY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0428号-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