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一线淬炼精彩人生——记西南油气田公司劳动模范曹建

2021-06-08 15:54 来源:51网 分享到:

2007年7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曹建,背上行囊,入职川西北气矿地质勘探开发研究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石油人,彼时他已34岁。

从在西南石油大学与石油结下不解之缘,到扎根川西北14年,再到把家安在大学里,背靠石油大学,巧妙的把“开发经”带回川西北,曹建与川西北的故事,组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深耕科研,矢志开发十四载

“喜欢曹博士,可能是从那一口略带川味的普通话开始的,但痴心开发,绝对是每个人对曹建的第一印象。”综合组小张笑着说道。

川西北气矿现有生产井155口左右,含水气井占到95%以上,共有7个气田,25个含气构造。面对如此复杂的开发形势,如何让老气田“稳住”是他的第一个目标。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落实气藏开发潜力、摸清气藏水体活动特征及规律、重点强化气藏整体排水采气效果分析……各种有效措施的提出,有效缓解了老气田产量递减。至今气矿老区一张张井位图,一幅幅水侵图,一条条采气曲线他均能信手拈来。

“要么不做,做就做到最好”是曹建的座右铭。

2014年,双探1井投产,川西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拉开帷幕。针对深层海相开发这一世界级难题,曹建和他的团队开始了探索。

通过紧密跟踪双鱼石区块栖霞组气藏、九龙山气田二、三叠系气藏、平探1井栖霞组气藏试采动态,实时开展气藏动态特征分析,建立了动态监测设计-动态跟踪分析-合理措施建议的动态跟踪分析体系,形成了重点气藏动态分析周报及月报定期上报机制,动态分析成果为气藏开发优化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0年,川西北气矿年产量突破历史新高,达到15.08亿立方米,实现了“十三五”的完美收官。

与时俱进,秉承百年气库理念

2019年以来,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快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强化天然气保供能力的决策,川西北气矿启动了多个气藏改建储气库前期评价论证工作。针对这一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的前沿领域,曹建主动请缨,加入到了这关乎气矿长远发展的工作中。

在对气藏动静态特征再认识基础上,对7个气田、15个含气构造和39个开发单元严格对标筛查,确定中坝须二气藏、魏城1井具有改建储气库条件。

“2019年8月,在重庆参观相国寺储气库时,时任何主任给我看马总批示照片通过时,我内心欢呼,气矿又多了一个发展方向,同时庆幸,那天做材料时发烧没把我烧糊涂。”曹建笑着说。

通过扎实的基础资料梳理、系统的评价研究,地质-开发-井筒多专业高效整合,曹建带领的团队如期完成了《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改建储气库前期评价方案》,并通过公司审查。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多个股份公司前期项目申报,为新一轮评价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中坝须二改建储气库地质及气藏工程前期评价已获集团公司项目支撑,中坝储气库建设规划蓝图已跃然纸上,魏城1井试注前期修井工作正紧锣密鼓的开展,老区气田焕发出勃勃生机。

授业解惑,打造开发制胜团队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曹建明白,走好油气田开发这条道路,从来需要的都是青蓝携手,薪火相传。在职业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需要一位引路人。地质勘探开发研究所人员更新流动快,流水的兵走了,如何为铁打的营盘留下技术传承,也是他急需思考的问题?

“我坚持结对子、签协议、传技艺、重考核、同进步,满满的仪式感,一点也不可以少;我坚持请老领导、老专家、高校教师开展各类培训;我坚持开发业务,事无大小,技术的会所有技术干部必须参加,重点听思路,找问题,提高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曹建找到了解决之道。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和传帮带作用,提升了地研所技术干部水平,激发了全所员工钻研技术、攻坚克难的创新创业热情,也为气矿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9年,由徒弟李旭成、张砚、张楚越组成的川西北代表队获集团公司西部企业气藏动态分析专业竞赛团体铜牌。90后徒弟邓清源获气矿2019年劳动模范称号,真正实现了薪火相传。

曹建,与有荣焉。

工作十余年,曹建用“进击型”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心态,他常常“复盘”自己走过的路。

“学历高,责任要更高。在科研团队打拼14年,念好‘开发经’、干好‘开发事’,是我的本职工作,把个人所学专长发挥好,就是对气矿开发工作最大的贡献。”曹建说得坦然。(通讯员 张静

编辑:LRY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0428号-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