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芳:扎根乡村50多年的医者

2021-01-04 14:32 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到:

马文芳,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爱心诊所”医生;河南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乡村医生、“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日前,一场甘霖普降豫东地区,记者驱车100多里来到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尉氏县和周口市扶沟县交界处的偏远乡村——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尽管水泥路已村村通,但乡间阡陌交通,记者还是费了不少周折,才寻到马文芳的爱心诊所。眼前的他满头黑发,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完全不像年近古稀的老人。

马文芳医生肩挎药箱准备出诊

半个多世纪的亲民情结

爱心诊所里的医生马文芳,不仅是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更是一名在农村服务半个多世纪的乡村医生——1967年开始做村医,服务父老乡亲已53载。

他常说,乡村医生都是活雷锋,是真心实意亲民爱民、服务基层一线的卫生勤务员;乡村医生最苦最累,一辈子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无论炎热酷暑还是寒冬腊月,随叫随到,“最多一夜我起来6次。几十年如一日,到现在还保持着在诊所和衣而睡的习惯,就是为了方便夜里出急诊!”

“还是习惯大家称我‘赤脚医生’,我16岁开始干村医,风里雨里大半辈子,肩上挎药箱,一身粗布衫,两脚雨雪泥,常年走家串户,社情民意我最清楚。”提到乡村医生职业经历,马文芳兴致盎然。

当问到支撑他一辈子扎根乡村的动力是什么时,马文芳向记者讲述了“169块钱恩重如山的故事”。那是在物资匮乏、缺吃少喝的特殊年代里的一段人生经历。

1961年,马文芳只有10岁,那时候母亲得了伤寒病,父亲为了筹钱给母亲治病,三天三夜挨家挨户借钱,最终筹到1元零6分钱,不到2个月时间母亲去世了,那年母亲只有32岁。母亲去世5天后,马文芳8岁的二弟也染上伤寒。看到他家的不幸遭遇,父老乡亲纷纷伸出援手,你5分我一毛,共捐了169元,还帮忙抬着弟弟去开封市看病,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亲人。不到3个月时间,伤寒病夺去了马文芳两位至亲的生命。

村里没有医生,乡里医疗条件差,大医院看不起病,不知道将来还会有多少父老乡亲因小病就医不及时,贻误病情终身遗憾。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马文芳下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当医生,给老百姓治病,为乡亲们解忧,报答乡亲们恩情。

马文芳医生给村民测血压

乡村医生由谁来接班

乡村医生是群众身边的健康“守门人”,老百姓一旦突发急症,首先想到的就是村医。村医为村里老人、幼儿、孕产妇送医送药,服务到家。说起这些年来的经历,健谈的马文芳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从医50多年,救治病患的事儿太多了。最深刻的记忆是20年前大年三十晚上,我和家人包好饺子,正准备下锅,一阵急促慌乱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马大夫,快……快救命!’”马文芳说,原来数公里外任张村的一名妇女因琐事想不开“喝药”了,她的家人径直把她拉到了马文芳的诊所。马文芳立刻撂下手里的擀面杖,一边指挥患者家人配合施救,一边调配解毒药、洗胃、灌肠,如此反复……一直抢救到新年钟声敲响,马文芳才发现自己浑身上下已冻僵,棉袄棉裤结了冰,硬得不能伸展了。

共情于童年的不幸经历,只要发现患者拿不出医药费,马文芳就会慷慨地全部免费。2005年初,这家偏远的乡村爱心诊所免费看病的故事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马文芳也逐渐走进公众视线。2006年8月25日《解放日报》以《感恩的心》为题报道了马文芳的先进事迹;同年9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常怀感恩之心》,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网民热推马文芳为“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马文芳最关注基层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马文芳立即着手调研农村基础医疗与村医执业情况等问题。他花费数月时间,赴河南、山东和湖南三省实地调研,走访18个县100多个村卫生室,发现农村基本卫生服务水平堪忧,普遍存在村医待遇较低、部分村庄没有村医、乡村卫生室处境每况愈下等问题,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

“十几年过去了,农村医疗水平有了发展和进步,但乡村医生队伍本身的很多问题仍然存在。”马文芳直言:“当前,我最困惑的事情就是乡村医生由谁来接班?”而他自己也正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乡村医生待遇、身份问题如不能解决,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将面临“人走网破”的困境。乡村医生后继无人,这是马文芳当前最担心的问题。“乡村医生没有身份,待遇跟不上,养老没有保障,这个工作岗位对年轻人来说没有吸引力的话,乡村医生队伍就难以稳定,百姓的健康谁来守护?”马文芳建议,要进一步深入解决乡村医生的待遇问题,加大补助力度,让医生能主动深入乡村。而对于身份问题,他建议可以将乡村医生与乡镇卫生院绑定,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调配,解决其后顾之忧。

确保药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

“我经常受邀参加检察机关的案件监督和公开听证活动,特别是全程参与开封市检察院办理的涡河水污染案庭审,看到检察监督效果特别好,百姓交口称赞;2020年10月,我应邀在省检察院分会场参加第七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表彰大会,为基层基础工作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高兴。”说起担任河南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的经历,马文芳十分高兴。

“我关注到通许县检察院办理农村集中供水厂饮水安全监督案、英烈纪念设施保护案、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督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尤其是办理了电视台播放虚假药品广告公益诉讼案,及时叫停虚假广告,避免更多百姓上当受骗。药品安全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药品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我为检察机关果断出手点赞!”马文芳表示。

“依法公平公正解决问题”,这是马文芳在很多场合说过的话。作为来自乡村的全国人大代表,他始终关心基层一线的民生民利,关注着基层检察院的司法办案工作,每年都会走进周边县区检察院实地调研。

在调研中,马文芳对基层干警队伍的发展瓶颈感同身受。“待遇低、晋升慢、任务重、压力大,导致中西部一些基层检察院人才外流现象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我希望加大基层调研,加强顶层设计,切实提高基层检察岗位的吸引力。”马文芳呼吁。(刘立新 曹磊 李刚强)

编辑:LRY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