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匠背后那些事(二)

2019-11-06 09:22 来源:51网 分享到:

 

英雄都自苦寒来

姓名:何模洪

单位:绿水洞煤矿

职业:钻探工

工匠语录:创新之

路要接地气

高光时刻:2003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何模洪立足一线勤学善思,在瓦斯抽放方面取得不俗业绩。近10年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创造经济价值3000多万元,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2012年,该职工创新工作室被广能公司正式命名为“何模洪创新工作室”,2013年,“何模洪创新工作室”被中国能源化工行业协会评为“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何模洪个人也获评四川省政府“技术能手”称号,四川省十大国企工匠提名奖,2019年,获省机电冶煤系统“示范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荣誉。

今年9月24日,何模洪再获殊荣,被评为“四川工匠”。次日,应记者邀约,他来本报接受了专访。

●志

采访刚刚开始,何模洪就眉头紧蹙,陷入了痛苦的回忆。1988年5月的一天,初夏的阳光没心没肺地在山谷间斜照着,他和平常一样,坐在小学五年级的教室里上课。突然,教务主任推开教室的门,招手把正在上课的班主任叫了出去。然后,班主任神色凝重地走到他的座位前,牵着他的手走到门外,对他说,模洪,你回一趟家吧,家里有事叫你赶快回去。

回家之后,年仅13岁的他才知道,他在井下掘进四队上班的父亲因为瓦斯集聚氧含量低,闷死在井下了。那一刻,小小的他悲伤之余,在心底里暗暗立志,长大了一定要到煤矿上班,一定要把这个要人命的瓦斯治理好。

●学

2003年,何模洪来到绿水洞煤矿参加工作,被分配到该矿抽采队,从此向他曾经立志要征服的瓦斯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治理攻坚。工余时间,工友们都忙着去打牌、钓鱼、游山玩水,他却一头扎进书堆里,潜心学习钻探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在学习过程中,他还结合矿井“一通三防”实际,积极探索钻探防突方面的新工艺、新方法。

因为专业突出,2008年6月,何模洪被评为绿水洞煤矿瓦斯抽采技师。2011年初,觉得知识遇到瓶颈的何模洪报名参加了重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习,于2013年以优异成绩获得重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证书。

●治

何模洪把所学知识用于瓦斯抽采实践中,连战连捷,助力绿水洞煤矿连续五年杜绝了“一通三防”事故。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标准的提高,对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导致突出矿井穿层钻孔施工的工程量增加。

为此,何模洪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科技攻关,在312N底抽巷开展了气水混压增透试验,通过在312N底抽巷施工16组压裂钻孔,利用高压气体和高压水对煤层进行气水混压增透,成功实现布孔间距调整为(7鄢7m)。通过实验,312N底抽巷穿层钻孔瓦斯抽放浓度最高达到51%,目前保持在45%以上,瓦斯抽放量最高达到3.51m3/min,平均达到2.29m3/min以上,钻孔实际工程量为8.69万米,减少10.05万米,缩短工期7个月,减少投资489.49万元。

●情

2003年,何模洪结婚了,妻子是天池镇的农民,直到现在,她还在农村务农,一家四口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何模洪的工资收入。

妻子非常担心他在井下的安危,经常对他说:“你是我们家的支柱,可千万出不得事呀。”

2008年7月,当时施工6452风巷碛头的时候,高邦片邦较严重,钢梁压变型了很多,再加上上一个工作面6451机巷有2000立方米左右的水,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

矿领导查看现场后,决定防突队搬钻机去施工并安排何模洪带队,从头天下午7点钟换好工作服,开始准备材料和设备入井, 干活干到第二天晚上11点,在井下整整干了28个小时,只吃了一盒饼干和一瓶矿泉水,当时用钻机施工第一个放水孔时,总深度只有7.6米就和6451机巷贯穿了,当时从钻孔内冲出大量的水,大约每小时30立方米左右,整个风巷在10多分钟就被水淹了一半,情况非常危险,撤出后他既后怕还累和饿。回家后,整个人一点精神都没有,妻子过来问他,怎么一天多不接电话,他把井下的情况给她说了后,妻子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好担心你,生怕你出什么事情,出了事情我以后怎么办,孩子以后怎么办?”说得何模洪的眼泪也流了出来。

●带

2012年,绿水洞煤矿工会组织创建了“何模洪创新工作室”,并任命何模洪为创新带头人,组建了创新工作小组,建立了创新工作机制。何模洪以“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为阵地,先后完善出台了创新工作室培训管理、目标考核、革新机制等制度措施,从制度层面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同时对创新工作室成员从生活、工作上进行帮助和支持,全力调动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何模洪的精心培养下,工作室成员成长很快:成员向东发明的250扩孔钻头获得煤炭化工行业职工创新二等奖,蒲永东创新成果《zh-750b钻机夹持的改进》荣获广能公司二等奖,廖在平《改变盲巷栅栏材料》荣获广能公司二等奖……在2018年广能公司工会五小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八项的丰硕成果。在何模洪的示范带动下,一支朝气蓬勃、锐意革新的创新人才队伍正在绿水洞煤矿茁壮成长。(李晓波 记者 唐宇/文 华琳/图)

 

让三星堆“活”起来的“时光匠人”

姓名:郭汉中

单位: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职业:文物修复工

工匠语录:艺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高光时刻:30余年的探索钻研,使郭汉中兼具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鉴定学、金石学、金属工艺学、化学、美术鉴赏学等多门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创新运用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塑形雕刻、黄泥石膏翻模、浇铸铜铸件,以及原材质修复原材质(铜补铜工艺)等先进工艺,不仅提高了文物修复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在他的手下,不少国宝级文物重获新生。郭汉中也因此曾担任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手、入围第三届中国质量奖个人受理名单,并先后获得四川好人、广汉工匠、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德阳市技术能手示范个人、德阳英才计划等荣誉。2019年9月,郭汉中获评第二届“四川工匠”称号。

个头不高,身材敦实,郭汉中看似朴实无华的外表下却蕴藏着无数巧思。作为参与修复三星堆出土文物的技术专家,他凭借热爱安居一隅,潜心追求文物修复更高境界,用精湛的技艺,让无数文物以完美的姿态呈现在游客面前。从业35年来,郭汉中用一双巧手“复活”了一件件曾经残破的文物,让今人得以穿越时空,从鲜活的古代器物上一窥延续数千年的华夏辉煌文明。

●巧

10月8日,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刚熬了一个通宵的郭汉中双眼布满血丝,因为展览改造,国庆期间他一直在加班。在郭汉中看来,这只不过是他承担文物修复、保管、陈列等多种职责中的一件小事,“目前最重要的是忙着三星堆3号祭祀坑铜尊,以及射洪和都江堰等地文物的修复,马上还要移交青白江送来修复的一批宋瓷。”

说到入行经过,郭汉中认为一切都离不开机缘巧合,“我家就在三星堆遗址附近”。1984年,16岁的郭汉中刚初中毕业,彼时三星堆遗址的挖掘也如火如荼。就在那年,村子里来了一群四川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住进了他家。几个月朝夕相处下来,郭汉中对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从端茶递水到打下手帮忙,这个聪明勤快的农村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他就被正式吸收进省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师从文物修复大师杨晓邬,参与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开启了长达35年的“时光匠人”之旅。

入行仅两年就参与三星堆1、2号祭祀坑文物清理和修复的经历,让郭汉中毕生难忘。多达一千余件的各类青铜器、玉石器、陶器等文物形态各异,不少已经残损,其中包含了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青铜大面具、青铜金面罩人头像、青铜尊、青铜罍等国家珍贵一级文物,“好多文物都极其特别,独一无二。”见到这些稀世珍宝,郭汉中被深深震撼的同时,又颇感责任重大。自1986年起到2009年,他作为文物修复骨干,主持修复了上述国宝重器。

●精

央视网红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青铜神树给众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难以想象的是,这株被命名为三星堆一号的神树刚出土时,竟是200多块青铜残段。郭汉中至今仍清晰记得,“树干在坑内断成3截,树枝残断成18截,树座残破为4大块,树底盘能拼对的残片为30多块。神树上的鸟、果实、挂饰架散布于坑内的残碎片中,几乎无完整性可言”,有些“埋土层夯紧后导致扭曲变形”,“有的枝干上果实的托柄已经被火烧得呈半熔化状”。

修复过程中,郭汉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青铜神树的严重残损,而是此前从未见过类似的青铜器。郭汉中回忆,当时经过反复拼接、预合及多次专家论证,制定修复方案,决定采用古铜工艺修复。“首先要准确判断每件残段的断茬口,再依照神树器物形制、树枝动态走向,力争恢复神树原本神韵。”十年后,青铜神树在郭汉中手中涅槃重生。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正式开馆,青铜神树以不凡气度展现在世人面前,3.96米的高度,使它成为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各类大小神树中形制最大的一件。

而青铜神树只是郭汉中“复活”的众多文物之一。30多年职业生涯中,他总共修复了6000余件文物。问及修复文物的诀窍,郭汉中笑着说,哪有什么诀窍,就是耐心、细心而已。除青铜器外,陶器、瓷器、石器的修复,郭汉中也不在话下。经他手修复承接项目文物3000余件,为三星堆博物馆创造业务收入1200多万元。

●喜

常年和一堆“破烂”打交道,让郭汉中养成了淡泊的性格,“干我们这行,只有喜欢,才能坚持。”看到文物在自己手中重生,让他心生欢喜。这份欢喜鼓舞着郭汉中博采众长,熟练掌握了整形、拼接、焊接、着色等各种方法,还结合传统工艺和新材料、3D打印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文物修复。

术业有专攻,成了郭汉中最大的乐趣。经过反复摸索,他解决了传统硅橡胶直接开模在文物上留下硅油痕迹的难题。针对文物上细腻精致的纹饰修复,郭汉中巧妙地采取塑形补配方式在石膏模具上进行修饰刻画,更好地还原了文物上的纹饰图案,并推广到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等文物修复中,“只要明白工艺原理和方法,就可以触类旁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他还不断总结经验,发表了《3D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等诸多学术论文。

除钻研专业技艺外,郭汉中还有一个喜好就是授业解惑,“希望这门技艺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对徒弟他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为三星堆博物馆培养了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文物修复队伍。对众多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其他文博单位技术人员,郭汉中也绝不含糊,尽心尽力为成都、绵阳、德阳等地的博物馆、文管所培养了一批从事文物修复的技术人员,带动了全省文物修复行业的持续发展。工作之余,郭汉中还时常到当地学校做课外辅导,向孩子们普及文物修复常识,深受大家欢迎。(记者 王旭 文/图)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