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影响·传承 一家三代讲述警察故事

2019-08-26 22:03 来源:51网 分享到:

51网讯 从徒步、背着挎包,骑着自行车办案,手工录入各种信息,到利用数字化天网、现代化警用设备办案。从相对较单一的工作方法到案件办理工作更加科学细化……

出生于1957年的杨建平一家三代从警。从1953年父亲杨吉良参加公安工作,到2001年女儿杨怡参加公安工作至今,接近70年的时间。三代人用青春和热血,讲述了一段警察故事,书写了对公安事业的热爱。

2019年8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资阳市安岳县公安局陈列馆,在这里见到了已经退休2年的杨建平。手上拿着自己家人的老照片,看着陈列馆里的那些老照片,杨建平带着记者,走进了他们一家的警察故事。

第一代·徒步深山追逃犯 “老公安”深得群众信任

杨吉良

1929年,杨建平的父亲杨吉良出生在安岳县大堰乡。杨建平回忆道,他曾听家里人还有周围邻居说起过,父亲从小就非常聪颖,还有管理能力。中学毕业后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来到乡镇上,当上了一名乡镇干部。1953年,24岁的父亲从乡镇调入公安机关,正式参加公安工作。

进入公安队伍后,杨吉良进入政保科。“我父亲做公安那会儿,开展侦查工作都是靠步行,连自行车都没有。”杨建平回忆道,父亲参加工作有一段时间后,单位才有了一个幸福牌自行车,这个自行车是平时专门办案用的,如果是到其他地方开会,还是只有靠走路,“包括半夜三更追逃犯,也都是靠徒步。”

就拿制服来说,据杨建平回忆,父亲参加公安工作的时候,制服都是同事在办案的时候,相互之间借着穿。

“有一次,一个涉嫌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逃入深山,父亲前去追逃,到了半夜三更,深山里到处漆黑一片,父亲在追逃中一不小心踩滑摔倒,腿部磕出了血。”杨建平说,那个时候,父亲满脑子想的就是要尽快把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不能让他继续为害,于是父亲忍着剧痛,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还是把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杨建平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像父亲这样的公安民警工作很辛苦,由于当时公安民警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当时都是一个人把一个案子从接到报案,到最后犯罪嫌疑人被判刑,这个过程要一个人负责到底,“经常忙得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我父亲在公安上,还是参与侦破了不少案子,因此在我们当地群众中,还是有一些的威望。”杨建平回忆道,群众对父亲的工作很肯定,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纠纷,也会找父亲帮忙解决。“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父亲到学校来接我,同学看到我父亲是公安民警,都很羡慕我。”杨建平说,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自己的心里也有了一个“警察梦”,“甚至到了父亲退休以后,很多群众遇到一些问题还是会找父亲聊一聊,他们会说,‘老公安说这么做对,那咱们就听着。’”

背着挎包,徒步办案,和群众打成一片,杨吉良的从警经历,如春风化雨般影响着当时年轻的杨建平。

第二代·扎根基层37年 一颗初心只为民

杨建平

长大后的杨建平,和当时不少年轻人的选择一样,从学校毕业后来到部队。“当时我在部队主要是从事医疗方面的工作。”杨建平说,从部队退伍后,自己也曾考虑过到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但当时内心还是想进入公安队伍,父亲对我的想法也很支持。”1980年,杨建平进入公安机关工作。

“我到了公安机关后,到区上当过特派员,在驯龙派出所工作,最早那个地方是驯龙治安室。”杨建平说,2000年以后,自己就来到大堰派出所负责全面工作,在这里工作了四年,2005年9月,我又回到驯龙派出所,一直工作到2017年退休。

“公安机关是个要求很高的单位,到公安机关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打开工作局面,工作上要受到群众的支持。”杨建平说,当时他当特派员的时候,单位上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多一点就是两个人,管一个区域。“那个时候主要的工作是案件的侦破,那个时候乡镇上还没有公安,都是政府有一个干部作为公安员。”杨建平说,那个时候,由于装备、人员等等原因,他和同事主要做一些像抓扒手、还有治安管理方面的工作,“遇到大一点的案件,我们主要是保护好现场,等待上级部门同事过来。

“到后面成立派出所以后,工作上面,就要复杂得多了。”杨建平说,那个时候就有户籍方面的一些工作,包括治安管理上很复杂的一些工作,“那个时候人就多了一些,有时候开展侦破工作的人手就够。”

杨建平说,到派出所后,自己身边只有两个同事。“当时我们接触最多的,还是群众因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引起的纠纷,比如因为养鸡的问题引起打架斗殴之类的。”杨建平说,这个时候,不管什么事情,他都会和同事一起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把材料整理好,“群众相信你才来找你,所以工作千万马虎不得。”

1992年,杨建平参与了一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的侦办工作,从安岳一直到北京,在办案的过程中,杨建平遇到了涉案人员阻挠办案等困难,但他还是克服这些“拦路虎”,历时半个月,将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解决出来,这些妇女儿童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回来后,我开始起诉材料等各种文件的准备,每天基本上都是从早忙到晚,最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我都是参加工作有一段时间了,才有了警服。侦查办案的时候,当时自行车都不全,到相邻的乡镇去,我们都是借别人的自行车。”杨建平说,特别是发生案件的时候,有些犯罪嫌疑人逃到其他地方去了,我们都找不到车去追。“成立派出所后,就要好一些了。”杨建平说,最开始单位没有车辆,大家就买个自行车,开始办案。“到后来,自己出一部分钱,单位出一部分钱,买个摩托车。再到后面,就开始有轿车了,对开展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杨建平说,自己从事公安工作,和父亲那个时候有很大不同,“父亲那个时候,装备非常简单,而且办案的方式方法上也不够多元。”杨建平说,父亲那个时候做的很多工作,也有很多是服务群众的工作,但相对来说,还是侧重于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而到了他从事公安工作的时候,办案方式方法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那个时候的起诉书都比父亲那个时候要复杂得多,在起草案件材料的时候,比如涉及证据方面的一些东西,如果内容阐述不到位,没准备好,就过不到关。”

到了2000年后,随着群众的法治意识逐渐增强,加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公安工作的量也越来越多,但杨建平和同事仍然秉持从警初心,遇到群众有难处都是第一时间过去处理,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周末还是工作时间,不分距离远近。

第三代·接过父辈的旗帜 续写警察故事

工作中的杨怡(左二)

2019年8月22日下午,资阳市安岳县政务服务中心,一个女警察在窗口前,仔细检查前来办理户籍相关业务的群众提交的材料。这位个子不高,总是微笑待人的女警察,就是杨建平的女儿杨怡,现任安岳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户政中队中队长。

说起自己的从警故事,杨怡告诉记者,其实自己一开始,并不喜欢父亲的职业,“因为那个时候爸爸经常因为工作不在家,家里的事情就靠我妈一个人在忙碌。”

然而,上学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杨怡的看法。

那是杨怡在驯龙小学上6年级的时候,当时驯龙镇上发生了一起案件,在杨怡的父亲杨建平和他同事的努力下,案子破了。一时间,镇上的很多人都在谈论这个事情,包括在杨怡的学校,同学之间也在谈论。

“班上的同学从家里的大人那里了解到,我爸爸是警察,参与了案件的侦破,就非常羡慕我,这让我对父亲感到很自豪。”杨怡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他有了要当警察的想法。

正因此,在高考上,杨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本可以选择其他更好地学校,但杨怡还是报考了警校,并顺利毕业,在2001年加入公安队伍。

“刚参加工作在派出所,2002年到了户政科。”杨怡说,那年,安岳县公安局开始把所有的户籍方面的档案信息录入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这个工作非常繁重,全县所有乡镇的人口信息维护都要靠杨怡和同事一起来完成。“那个时候我们在整理中发现,最常见的问题是漏登。因为以前群众办户籍相关业务的时候,基本都是手工录入。”

“因为我们安岳县人口众多,69个乡镇的人口信息,比如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这些信息是必须要我们来做的。”杨怡说,当时我们成立户政科的时候,只有她一个民警,开展录入工作。当时除了有电脑的中心派出所辖区外的乡镇,都是在她所在的户政科完成录入工作。“一个乡镇一个月都有几千个录入信息。”

到2005年,全国公安系统就户籍方面的一些信息开展纠重工作。杨怡和她的同事发现,以前的一些信息有一部分存在身份证重号、错号的情况。“这会给群众办事,比如银行的一些业务,带来不便。”于是她和同事一道,经过几年时间,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核实、整理,对户籍数据信息进行了再完善。前几年,杨怡和她的同事们按照相关要求,对一些双重户口、死亡未注销户口进行了及时清理。“人口信息完善得越好,也会更方便群众办事。”

繁重的户政工作,让杨怡也感到很大压力。看到女儿工作这么辛苦,父亲杨建平也会和女儿一起交心谈心。“那个时候,我会把自己的烦恼和父亲倾诉,她就告诉我,既然从事了警察工作,面对压力,更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父亲的鼓励,也给女儿的工作增添了动力。

杨建平和女儿杨怡、女婿曾拥军参观安岳县公安局陈列馆

如今,杨怡不仅是一位警察,还是一位警嫂。她的丈夫曾拥军也是一位民警,目前在安岳县公安局外南街派出所任副所长。

和杨怡一样,曾拥军的工作也非常繁重。他告诉记者,现在侦查破案,更多的是使用信息和高科技手段在破案。以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侦破手段,现在是两个方面都在结合。曾拥军说,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中,在天网以及其他高效警用设备的助力下,在民警的努力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老百姓对社会治安的总体评价越来越好。”

“而且,现在基层警察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多元,事情也更多,群众的期盼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学习,更加注重创新工作,突出高效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曾拥军说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平时夫妻俩忙于工作,他们逢年过节经常性值班或加班。“过年的时候,我丈夫和同事要到街上巡逻。我在治安大队这边,以前允许过年放烟花爆竹的时候,我们治安大队的所有民警也要上街巡逻。”除夕团圆夜,家里只有老人陪着孩子,只有等他们巡逻完了,再开始年夜饭。

“很多人问我,等将来儿子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你还会不会让他当警察?”杨怡说,听到这个问题,她总是说只要将来儿子愿意,我和我丈夫一定会支持他,“如果真到了这一天,我们也希望把长辈们忠诚履职的精神传承给他。”

杨建平和女儿杨怡、女婿曾拥军合影

对这一家来说,从1953年至今,累计66年从警生涯,见证了他们守护百姓,为国家和人民守护正义的初心。“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兢兢业业工作”这就是老杨家的“家训”。

编辑:peopleadmin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