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误差”的桥三代

2019-06-11 11:02 来源:中工网 分享到:

  我是来自太原市住建局中铁大桥局七公司的工程师张博君。说起与桥的渊源,就得追溯到我的爷爷——新中国第一代大桥人。小时候,我常听爷爷说:我是做技术工作的,跟数据打交道,一定要敬畏质量,坚守底线!

  1955年爷爷参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在第一代建桥人严谨的信念之下,武汉长江大桥成为一个传奇,通车61年,历经了4次特大洪水、88次轮船碰撞,至今仍然坚如磐石。

  我的父亲名叫张建桥, 是一名桥梁工程师。爷爷希望他子承父业,继续为新中国的桥梁事业做贡献,所以取名“建桥”。太原的南中环桥就是父亲他们2008年修建的。

  2013年,我来到太原之后,作为骨干参与修建了世界首座对称五拱反对称五跨非对称斜拉索桥——北中环桥,和太原首座独塔空间扭索面斜拉桥——摄乐桥。这两座桥施工难度非常高,正常需要两到三年工期。当时市政府要求两座大桥当年开工、当年通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吃三睡六干十五”的口号。3800多名建设者实施24小时轮班作业,经过200多个昼夜,北中环桥和摄乐桥当年竣工通车,创造了国内同类型桥梁施工最快的纪录。

  施工难度大,工期紧,质量却不能打折扣。 在一次拱桥施工时,我发现有一个定位架预埋件偏差5毫米。要知道,定位架是控制整个钢拱轴线的源头,而钢拱关系到整座大桥的受力和安全,十分关键。

  正值盛夏,酷热难捱。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要求工人重调。烈日下,我们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最终实现了定位架安装零误差!

  现在,我们为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承建的十号线桥和迎宾桥已拔地而起,屹立在汾河之巅,即将通车,着实震撼!

  今年,是共和国70年华诞,是爷爷、父亲和我,三代大桥人以及像我们一样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的奋斗接力,撑起了一座奔向未来的彩虹桥。我们用热爱、赤诚和坚守,陪伴我们的祖国一起成长!

  (张博君)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