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时代楷模丨廖仲宾:他是行走的“测温表”

2019-04-17 09:08 来源:51网 分享到:

今年51岁的廖仲宾已在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工作29年,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四川省知识型、技能型员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人才”等荣誉。

廖仲宾在工作中练就了一身本事,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创造了国内铁路行业钢水冶炼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把工资用来买知识 终于炼就绝活

1990年,廖仲宾中专毕业后,到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铸钢分公司担任炼钢工人。当一名出色的炼钢工,需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用知识炼钢。廖仲宾开始钻研钢水冶炼技艺,工资大多都花在买书上。他的床头和工具箱里,随时放着相关专业书籍,一有空闲,他便拿出来学习。

炼钢最难掌握的是过程温度,为了练就精确判断炉温的眼力,廖仲宾结合学到的知识,一炉一炉地盯着钢水看,观察冶炼过程中钢水颜色的变化。一个班次下来,他的眼睛被烤得又疼又肿。

经过长期艰苦磨炼,终于,他炼成了看钢水颜色就能准确判断炉温的绝活,但付出的代价是脸颊和颈部皮肤被炉温烤得脱了一层又一层,人也变得又黑又瘦。

把含硫超标的废钢水变成优质钢

2012年7月,廖仲宾遇到有史以来的一个大难题。在电弧炉炼钢中,有一炉熔清钢水中的硫含量高达0.80%。按照要求,成品钢水的硫含量要小于或等于0.030%。正常情况下,炼一炉钢要3个小时。廖仲宾不忍心把这炉达10吨的钢水处理报废,决定继续炼下去,结果,这炉钢用了5个小时,没想到最后还是优质钢。

“这炉钢10吨,价值10万元,废了就要亏惨,光电费就要10000度,更不要说其他原辅材料消耗。”廖仲宾说。

廖仲宾带领的电炉四班曾经创造过连续冶炼5500炉无成炉性气孔、无夹杂物超标的钢水冶炼记录,为公司节约了数百万元成本。

巴基斯坦技术人员称“中国廖”是测温表

2008年,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向巴基斯坦实施技术出口期间,廖仲宾前往巴基斯坦担任技术指导专家。

有一次,正值钢水出炉的关键时刻,测温表坏了。巴基斯坦技术人员急忙去换测温表,但他们回来时,看见廖仲宾正指挥工人出炉。巴基斯坦技术人员制止说:“没有测温表,你怎么知道温度?”“不用量了,现在是1635度。”廖仲宾坚定地回答道。巴基斯坦技术人员安装好测温表后,进行测量,指针正好指在1635度。

之后,每一次钢水出炉前,巴基斯坦技术人员都要问廖仲宾出炉温度,而他报出的温度与测温表测定的温度最多相差2度。

在随后测温表坏掉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巴基斯坦铸钢车间就全凭廖仲宾的“火眼金睛”目测温度后再出钢。与廖仲宾一起工作的巴基斯坦炼钢工人骄傲地告诉其他同事:“我们不用仪器测,但炉炉都是优质钢,因为我们有‘中国廖’,他就是我们的测温表!”

2012年,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成立廖仲宾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南车技能专家”廖仲宾以及两名主任工艺师、一名经济师、两名冶炼技师等10人组成。2018年,廖仲宾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四川省“十佳”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廖仲宾谈道,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成,是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辐射劳模作用的具体措施。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一个企业创新的崭新平台,是新时期优秀产业工人诞生的“摇篮”。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要精益求精,以匠心造就精品。在数十年的专业“修炼”中,廖仲宾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践行的。

怎样诠释工匠精神,廖仲宾最想说的是:“自己将继续弘扬工匠精神,做好传、帮、带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