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深耕36年,写出一本盾构“百科全书”

2019-03-04 14:39 来源:劳动报 分享到:

深耕36年,写出一本盾构“百科全书

——记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全国总工会职工技术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李鸿

  日前,全国总工会职工技术成果奖项目揭晓,来自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李鸿及团队6名成员凭借“复杂环境下超大直径越江隧道盾构掘进工法创新及应用”获得了一等奖。而这一获奖项目,可以堪称一本超大直径越江隧道盾构掘进工法的“百科全书”。

  李鸿说,他和盾构机的缘分已持续了整整36年。从一名一线操作工人做起,他在职业生涯里经过了多次挑战,无论是延安西路隧道,还是上海1号线地铁隧道的贯通,无论是外高桥合流污水9.1标还是地铁2号线穿越运营1号线的“四龙相会”……每一次挑战都让李鸿收获了成长。这次获得一等奖的技术创新成果项目,来源于2004年李鸿所接受的一次挑战———上中路隧道工程,该工程是国内第一次使用超大型盾构机贯通的越江公路隧道,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隧道。

  我和项目

  创新工艺成功驾驭“蛟龙号”

  盾构机被誉为“移动的隧道建造工厂”,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地下工程建设。当前,盾构隧道朝着超大、超深的趋势发展,超大直径的盾构开挖面直径可以达到14米以上。而在早期,盾构开挖的过程开挖面失衡、成型隧道易失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技术的发展。如今,这些曾经制约着技术发展的因素随着超大型盾构的普及得到了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李鸿和团队经多年实践所总结的超大盾构掘进工法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国内第一个在超大盾构机操作方面“吃螃蟹”的团队,他们不仅将超大型盾构引进了国内,也实现了诸多技术上的创新。

  2004年,时任上海隧道盾构分公司副经理的李鸿接到上中路隧道工程的任务,该项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盾构法隧道,直径达到14.87米。当时为了能够完成这个项目,公司从荷兰绿心隧道购买了一台二手法国盾构机———其后被称为“蛟龙号”的国内最大的盾构机。虽然机器有了,但是这类超大型盾构机的操作和小型盾构机完全不同,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不论是从盾构直径还是机器的重量上来说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李鸿说,在蛟龙号之前,国内普通的小盾构和蛟龙号在施工工艺上有着极大的差别,如参数、沉降控制、同步注浆等都需要重新试验。以盾构机转向为例,如果是小盾构机可以用吊车直接实现转向,而传统大型盾构机的转向工艺是在一侧打通后将盾构机全部拆卸后在另一侧朝反方向重新安装,而李鸿和团队受上海音乐厅平移的启示,独立设计了可移动基座,实现了少量拆卸就可实现盾构机的转向。

  “传统方法拆卸和重新安装就要7个多月,我们的方法相当给盾构机安上了‘轮胎’,这样可以节省重新安装的4个月,而且不需要另找地方摆放拆卸好的盾构机,减少了风险,提高了安全性。”据了解,这一工艺的创新和突破,可缩短总工期的10%,甚至对国外的盾构施工产生影响。此外,盾构掘进高精度动态控制、同步注浆施工法、高效泥水处理法等都实现了工艺上的突破。

  2009年,上中路隧道实现了通车,其中盾构掘进的时间大约占了6个月。鲜为人知的是,李鸿的团队早在盾构机引进之前就着手开始试验,到项目施工完成后他们在这一工艺上倾注的时间是掘进施工时间的两倍甚至三倍。而这,使李鸿和团队对超大型盾构掘进的工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复杂环境下超大直径越江隧道盾构掘进工法创新及应用》是结合施工实际对超大盾构掘进工艺的梳理总结,其覆盖面之广和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都堪称超大直径盾构掘进的一本“百科全书”,其中的不少经验在随后的诸多类似项目中也多被借鉴参考。

  如今,李鸿和团队并没有沉浸在过去的荣誉上,他们随后又在已经建成的国内最大的隧道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中,不断“攻克”超大型盾构掘进的新难点,一步一个脚印扩充着这本“百科全书”。

  我的故事

  “四次挑战”成就“工人院士”

  李鸿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中华技能大奖的获得者,该奖项全国仅300余人荣获,是中国高技能人才能获得的最高奖项,李鸿也因此被不少人称为“工人院士”。时间追溯到1983年,李鸿从上海市隧道技校毕业后进入上海隧道,成为一名隧道工人,此后和隧道、盾构机打交道了36年。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李鸿坦言,是“四次挑战”成就了他,也让他对这个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

  李鸿面临的第一次挑战,是1993年的外高桥合流污水9.1标工程,当时还是一线施工人员的他有幸和工程院院士刘建航等“行业大佬”们于工程技术指导组共事,这个曾被诸多专家称为“九死一生”的项目让李鸿有机会近距离学习,他顺利实施了技术方案,使得隧道最终贯通,他也因此被市重点工程实施立功竞赛领导小组特予个人记功两次。

  通过9.1标的历练,让李鸿看待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产生了变化。1998年,上海地铁2号线穿1号线途中遇到了瓶颈,2号线人民公园至河南路区间的两条平行的隧道在穿越正在营运的1号线的两条隧道期间,2号线盾构向前掘进1.2米,盾构机下陷了10公分。1号线和2号线隧道间最短距离仅为1.27米,10公分的下陷使施工陷入了暂停,面对国内第一次穿越地铁隧道,所有人都不敢大意。这一重要任务最重落在了时任施工队长的李鸿身上,“上海的地质属于软土层,有人说开挖隧道像在豆腐里打洞,尤其是那次穿越,一旦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塌方,后果不堪设想。”充分认识到严峻性和危险性的李鸿不敢大意,整整12小时,他和团队就“泡”在地下测算,最终发现了症结所在。重新设置好参数的李鸿,时刻紧盯着盾构的进度,连续7天,他都是早晨四五点睡觉,直到盾构穿越完成后他才长舒一口气。由于四条隧道整体穿越,彼此间距有限,因此这一由李鸿创造的上海隧道掘进史上的惊险纪录,也被形象地称为“四龙相会”。

  “四龙相会”以后,上海地铁隧道等项目接踵而至,李鸿也在工作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丰富的一线经验让他不论面临何种困境总能想出办法,这也让李鸿站得更高了———担任管理岗位的他生产、经营两手抓,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的第三次挑战,就是在盾构公司期间接的上中路隧道的施工,这让我对大型盾构掘进工艺有了充分认识,以此为契机,让我碰到迄今为止最为严峻的一次挑战,就是前年的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时过境迁,武汉三阳路隧道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盾构隧道,但是当地地质复杂,有“地质百科全书”的称号,施工就是挑战一个“世界级难题”。

  在“钻石层+年糕团”复合地层中,盾构机的换刀频率不断加快,但是掘进迟迟没有进展。临危受命的李鸿知道,项目已停滞一段时间,既要解决困境,更要加快进展。李鸿带领团队自己整合方案,一次次否定,一次次重来,一个月内拿出4个对策,顶住巨大的压力,最终解决了刀盘的损耗等问题,让盾构机重新投入掘进。

  我和团队

  项目遇阻,赶赴一线住在现场

  项目得到认可,与李鸿所在的团队密不可分。在不少团队成员的眼里,李鸿是一个像电视剧《亮剑》男主角李云龙一样的团长:他性格豪爽,工作上认真负责,一线出身的他经常身先士卒,冲在工作的第一线。武汉三阳路隧道项目初期进展不顺,李鸿奔赴一线驰援,当天他就直接住在项目现场,和团队所有成员坚守一线。他的这种热情感染了团队的成员,大家众志成城改进方案,经过大量改制和调试工作,最终在72天后让曾经因困难停滞的盾构再次踏上征程。“我可以说项目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施工的一线工人我都熟悉。”对李鸿来说,项目上所有的团队成员就是他一起搏命的“兄弟”。

  对待团队里的年轻人,李鸿言传身教,给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现越江项管部副经理袁风波,是李鸿最初的几名徒弟之一,对于“团长”的教育,他最有感触。“我自己就是通过他的带教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现在整个集团里也有不少高级技师曾经都被他带过,甚至还有人已经获得了上海工匠等荣誉。”在项目现场,每一个生产会都有李鸿和大家讨论技术的场景,在李鸿所在的越江项管部,李鸿还不定期组织“越江讲坛”,邀请行业里的技术能手,有时候也自己“上阵”,为年轻人开展讲座,“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够让年轻人少走一些弯路,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李鸿始终坚信,团队齐心协力,就能共闯难关。

  如今,已经收获诸多荣誉的李鸿依然没有放松,他依然期盼着能够和自己一生钟爱的事业一起迎接更多的挑战。“我的下一个挑战,就是深圳的妈湾跨海通道,那里的情况和上海、武汉又不相同,上软下硬地质特点……”说起自己的下一个挑战,李鸿又滔滔不绝起来……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