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干部藏区建“家”记

2018-09-29 09:17 来源:中工网 分享到:

    晨起从成都出发,全程近700公里,目标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近14个小时的车程,一路沿高山峡谷盘旋而上,望青葱密林叠嶂、奔腾江水深流,然景美亦凶险多,越往深处去,大块滑坡滚石把本就不宽敞的盘山路分裂得越加崎岖。这条险且多坚的藏区之路,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把新龙县这个地处雅砻江大峡谷、总人口不足5万、城市面积仅0.4平方公里的被称之为“地之肚脐”的藏区小城天地隔离于世外,交通闭塞带来观念落后,百姓脱贫致富困难重重。

  自2016年接受指派成为工会系统一名援藏干部,文万春便在新龙县开启了一场把藏区当娘家、做助力藏区脱贫致富“娘家人”的新征程。

  用协商敲开新世界

  “不管你们说什么,土地就是一寸都不能占,说破天都不行!”两年前,援藏干部、四川宜宾市总工会副主席文万春在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而且村民态度决绝。

  “鼓足了干劲儿来,被泼了一身凉水。”文万春告诉记者,新龙县农牧产业结构单一,特色资源尚待开发,是典型的高原藏区深度贫困县,25个村面临脱贫。新龙县博美乡仁乃村是海拔3000余米的藏区村落,66户村民零散而居,主要收入全部来自于采挖虫草、外出务工和惠民补助。

  深入调研后,文万春和宜宾市20余名援藏队友们决定先以仁乃村作为试点,一鼓作气完成了对该村的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本以为村民会对即将发生的巨大改变满心欢喜,没想到仅修路这一件事就被卡住了。

  他们很沮丧:好事为什么会被拒绝?

  原来,仁乃村新村按照经过专家论证和规委会审定的规划设计方案,所修建的道路、广场和基础设施需要占用村民的部分土地,于是遭到了把土地视为生命的村民拒绝。作为副县长的文万春召集县乡村三级相关干部一起到村里与村民代表开了多次协调会都未能奏效,到最后村民甚至拒绝沟通。

  “群众不接受是因为不理解,一定要把解释工作做到位。”工会干部文万春的群众工作经验发挥了大作用,连续3天,他和援藏队友们一起在村里走街串巷,一家一家做思想工作,最终当地村民表示理解,规划部门也认可了村民提出的“1.2米改为1米”的方案。

  仁乃村的道路宽了,路面也更整洁了,漫山遍野种起的格桑花争相开放,老人们乐了,返乡的村民都欣喜于家乡的变化。

  在仁乃村村口,记者一行巧遇了刚刚完成入户走访的新龙县博美乡乡长志玛,谈起近几年村里村外的大不同,志玛乡长向记者打趣道:“不仅仅是道路建设,就是对街道上牛粪的管理,也是援藏干部们与村民历经‘斗争’后取得的硕果哩!”

  引资和培训促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藏区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也是新龙县十分头疼的事。

  新龙县日照充足,土豆、虫草都有很好的品质,但地广人稀,产量却处于“一拖拉机装不满”的状态,很难形成规模,即便规模化生产,但要进入大中城市的市场,“豆腐也成了肉价钱”。几年前,县里因地制宜鼓励村民种植洋葱,产量达到亩产4000公斤,然而丰收并未带来喜悦,由于运力不足、运费过高,批量运送至成都市场后,在新龙市场售价6元每公斤的洋葱,到了大城市批发价格最贵仅为8角钱。

  眼见辛勤劳作换不回“真金白银”,老百姓靠种植致富的信心和积极性受挫。

  农牧产业发展终归是新龙县脱贫解困的根本性问题,摸石头过河的探路之旅在新龙县从未停止。近两年,宜宾援藏队整合资金1120万元,在县里建设宜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提质增效改造,全面更新建造大棚、灌溉、圈舍和配套设施,并创新打造农作物试验园,开展66个特色农作物种植试验,推广优质品种13650亩。

  作为援藏队队长,文万春主动担当起招商引资的工作,两年来不断往返于进藏出藏的路上,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寻找销路,曾经在工会工作中扶持的一些创业型企业成为他的首选目标,比如他引进投资商组建拉日马旅游资源开发公司,结合当地优势研发黑青稞啤酒并推向市场,搭建电商营销网点,引进中防溯源科技公司引导农牧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产业深加工。

  随着一批批外来企业走进“深闺人不识”的新龙投资办厂,文万春还通过工会资源将技术专家也请进藏区开展技术培训,同时积极主动为当地干部群众创造外出参观学习“长见识、开眼界”的机会。引企业助产业,以培训促提素,将工会与援藏两项工作实现了“精准对接”。文万春笑称自己是“最像工会干部的援藏干部”。

  “工作要踏踏实实深入一线”

  记者了解到,新龙县今年将有25个村摘掉“穷”帽子,2671人实现脱贫,全县正在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按照这个蓝图,来自各地的援藏干部不断帮助改造藏区百姓的居住环境,如文万春所在的宜宾援藏队提出了“六改”(改厨房、改屋顶、改楼梯、改电线、改圈舍)藏式民居,打造“三洗间”(卫生间、洗衣间、洗澡间)。同时,各种配合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进行。

  为了严把质量关、盯紧项目进程,文万春不止一次蹲守在村里的建筑工地,经常走街入户与群众话家常了解诉求。然而,好事多磨。被誉为“人间仙境,九天瑶池”的错卡湖,是新龙县最负盛名的美景,景区打造的规划设计方案正一步步落地,但通往措卡湖景区道路两侧按规划种植的格桑花被牦牛吃的溜净,29岁的泽扎西乡长感到很头疼并向文万春求解;在色微乡古日村,村庄彩绘点缀着高原的绿水青山,但新建的文化广场因气候地势原因,部分台阶处却出现了下沉开裂,50多岁的第一书记四龙登孜为此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眼见这一切,文万春无法踏实离开。作为一名工会干部,以他乡做故乡、把藏区当娘家,做好助力藏区百姓脱贫致富的“娘家人”,这是文万春援藏之前在心里暗暗许下的承诺,于是实打实地干、心贴心地帮成为他两年藏区的工作日常。

  然而到了返回的日子,文万春感受到在援藏工作中汲取更多养分的人是他自己:“我们的工作要踏踏实实深入一线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这样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群众的理解,更是他们的支持。”文万春对藏区百姓越来越好的幸福生活深信不疑。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