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东:沙地边缘护松人

2018-07-02 08:12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宋晓东正在对松苗进行测量。王灵芝摄

  熟悉宋晓东的人都知道,他几乎一年到头都待在章古台。但是真正要找到他,却并不容易。大多数时候,这位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长都是带着研究团队奔波在万亩松林中,连手机信号也是时断时续。

  章古台,位于辽宁省彰武县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缘,“有风沙遮日,无风一片白”曾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万亩松林如绿色长城横亘于此,章古台也由不毛之地蜕变为农牧兴旺的地方。

  “回过头来想了想,也就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樟子松病虫害研究,另一个是治沙树种引进。”宋晓东这样评价自己。

  “一定要把这片林子护好,不能让前辈的成果毁了”

  “咱们一定要把这片林子护好,不能让前辈的成果毁了。”35年前的一天,在宋晓东去往章古台报到的马车上,一位师兄跟他聊了很久。这么多年过去,这句话宋晓东一直铭记于心。

  越是怕事越来事。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三北地区”治沙造林的重要树种樟子松出现了大面积枯死现象。

  “那时我正在欧洲进修,与同事打电话的时候知道了这一情况,于是就把樟子松出现的问题当作难题来研究,希望能攻克它。”宋晓东说。

  从那时起,除了正常学习,宋晓东课余时间就泡在图书馆查阅文献。除此之外,他还想办法去请教国外相关专家。归国后,他又主动请缨,加入相关课题组。

  “看着一片片枯死的松树,有的已经长了三四十年,真的让人很难受。”宋晓东说。白天他头顶烈日、脚踏滚烫的沙面,仔细观察每一棵枯死的松树,搜集不同的标本。为了不耽误实验,他把显微镜、病虫害标本、斧头、锯、瓶瓶罐罐等实验器具搬到家中,夜以继日地观察。

  “为了节约成本,我就把家里的门槛做成制作标本的案板,弄得千疮百孔,还把病虫害标本存在冰箱里,没少受媳妇、孩子的抱怨。”宋晓东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10月,宋晓东主持完成的《樟子松枯死原因与防治技术研究》实现重大突破,发现了樟子松枯死的原因,并找到了防治方法。这一科研成果也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樟子松枯死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病虫害是主因,但也不能忽视土壤、水分及肥料等因素。后来,我们通过调整树木密度、人工修枝等方式,使樟子松的枯死率降低了40%。”宋晓东说。

  “别人旅游喜欢看山水,我旅游却喜欢看树”

  “别人旅游喜欢看山水,我旅游却喜欢看树。这也是职业病,改不了。”宋晓东笑着说,“虽然樟子松大规模枯死的问题控制住了,但这对我们来说更是一种提醒:治沙的植物需要多样化,治沙成果才能更有保障。”

  “选育林木良种是一个熬人的活儿,从选育到推广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试验,许多时候创始人看不到最后的成果。目前,我们所前前后后共引进了100多种植物,现在有了点成果,这要感谢60多年来固沙所一代代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宋晓东深有感触地说。

  35年来,以宋晓东为代表的章古台治沙团队成功引进30种国内外树种。如今,在万亩松林中,除了“主力军”樟子松,还有抗寒耐旱的彰武小钻杨、综合指标高出樟子松20%以上的彰武松、班克松、长白松、沙地赤松、沙地异砧红松及优良沙生灌木等,这些正在茁壮成长的树种,不断丰富着治沙植物的队伍。

  “老宋是专家,更是我们的朋友”

  “没有宋所长,没有固沙所的无私奉献,我们镇肯定改变不了以前的贫困,也不可能成为国内最大的樟子松种苗集散地。”章古台镇镇长吴涛说。

  章古台镇邰家村两家子屯农民苏长福在后院育有3亩地松苗,“好年景的时候,我这几亩地就能挣五六万块。我们镇上的‘百万富翁’多得很,我们不光要感谢老宋帮我们治住了沙害,还要感谢人家无偿给我们提供种苗和技术,让我这60多岁的人日子也是越来越有奔头。”

  “刚开始我们给农户提供树苗,人家还有点不乐意,于是我们先让在所里工作的农民利用自家后院种植,有了收益后,一下子就铺开了。”宋晓东说,章古台镇如今有超过2/3的农户从事樟子松育苗种植,种植面积达3万亩,樟子松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仅苗木一项,5年来全镇农民人均增收万元以上。

  “老宋是专家,更是我们的朋友。你看他脚穿解放鞋,除了戴着眼镜,不就跟咱农民一样嘛。”章古台镇邰家村村民刘新民笑着说。(本报记者 刘洪超)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