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涛:与高铁一起奔跑的“动车医生”

2018-06-15 08:44 来源:人民铁道报 分享到:

与高铁一起奔跑的“动车医生”

——记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动车段调度科应急台动车组机械师董宏涛

董宏涛在动车组车侧仔细查找故障。王曙天 摄

人物档案

董宏涛

西安动车段调度科应急台动车组机械师、“宏涛动车难症诊疗组”“董宏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1969年出生,1992年入路,先后获得陕西省技术状元、全路技术能手、全路百名学习型党员标兵、陕西省劳动竞赛标兵、火车头奖章、全路优秀共产党员、全路劳动模范、三秦工匠、铁路工匠等多项荣誉。他负责的“董宏涛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先后被授予“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火车头劳模创新工作室”等。

夜阑人静,一团灿亮的灯火照耀着夜空。

“那是灯桥,方便动车组夜行。”西安动车段调度科应急台动车组机械师董宏涛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深情凝视着那片光亮。那里,奔劳一天的动车组已“回家”休息。

这是5月的一个子夜。据介绍,当天,10万多名乘动车组出行的旅客陆续安全抵达,董宏涛始终在应急台监护着动车组安全。

董宏涛是全路首批动车组机械师,是拥有26年车辆检修经验的高级技师。2011年以来,他带领团队科技创新,取得成果19项,其中获得国家专利5项,今年又有4项成果申报了专利。2015年至今,他平均每年取得国家专利2项至3项。

万家灯火明——为旅客兑现一个“万无一失”的安全承诺

西安动车段坐落在古城西安草滩八路,属于离钟楼几十公里远的远郊。董宏涛说:“我才来这里上班时,周围全是庄稼地,有天下班晚了,硬是走了40多分钟才坐上车。”

董宏涛是陕西高铁乃至中国高铁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

2007年,西部地区首列“D”字头列车在陇海线西宝提速段顺利运行,时速200公里,时称“西部第一速”。董宏涛为首列动车组的随车机械师。

2010年,郑西高铁开通运营。这是中西部地区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董宏涛担当了首趟列车的值乘。

2013年至2014年,西宝、大西高铁西安至太原段相继建成,西安动车段成立,董宏涛始终坚守在草滩八路。

2017年,宝兰、西成高铁接连投用,董宏涛在应急台当“台长”,运筹斗室、掌控万里,护航动车组奔驰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

11年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动车组从1组发展到126组,运行从宝鸡一个方向辐射到23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动车运用所能力从2线2列位扩展为10线20列位,管内高铁从无发展到844公里,董宏涛一直是一名动车组机械师。

11年里,郑西高铁上曾发生的一幕令董宏涛今生难忘。这一世界上首条修建在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铁,开通运营翌日就遇到了雨天。

“当时,一列从郑州开往西安的动车组5号、6号车厢有异常声音,咯噔咯噔响。我当即呼叫司机停车。”董宏涛回忆道。大家下车一检查,发现两节车厢的车轮出现擦伤现象。面对突发情况,随车机械师和厂方技术人员仔细研判,最终确定列车按120公里时速限速运行。董宏涛说:“我和工友坚守在抖动最厉害的6号车厢,守护旅客安全和列车安全。”

这趟列车从区间行驶到就近车站后,立即将600多名旅客换乘到热备车上。旅客们全部安全离开后,机械师仍守在原来列车上,监护动车组入库检修。后来,西安局集团公司下发奖励通知,称董宏涛以事业心和责任感“防止了可能发生的行车事故”。

确保旅客安全万无一失,是铁路人的使命,也是一个承诺。动车组风里来、雨里去,总会遇上突发情况。面对险情,董宏涛坚持“车在哪里、人就在哪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等列车和旅客安全到达终点,董宏涛才觉得心里轻松点。

采访手记

执念一车 追风逐梦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26年来,董宏涛把列车的运行安全、快捷作为自己的奋斗梦想,执着追梦几十年不动摇,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一个动车组机械师的职业追求。

董宏涛为梦想而坚定笃行,在关键时刻,坚持“车在哪里、人就在哪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万无一失”的安全承诺。他为梦想而顽强奋斗,入路26年,勤学苦练26年,精通动车组检修技术,并无私地传授给工友们。他为梦想而不断创造奇迹,坚持科技创新,围绕现场难题进行攻关,获得了一项又一项国家专利,用非凡的业绩诠释了当代铁路人的奋进之路。(本报记者 唐 茹 本报通讯员 程党团)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