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英:人生十字路口总有别样收获

2018-02-07 09: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2013年9月,王殿英在英国访学期间留影。

王殿英是那种在过年时常被学生们想念的好老师。而她自己认为,多样的、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体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也使自己形成了独到的教学方式。

从法学到新闻

专业转变阴差阳错

王殿英本科就读于烟台大学法律系国际经济法专业,是烟台大学第二批国际经济法专业的学生。那时的她听老师讲,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急需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所以在法律系设立了国际经济法专业。大学期间,她除了学习法律相关课程之外,还学习了英语课程。正是由于英语+法学的教育背景,她毕业后一直从事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工作。

“到烟台大学新闻系教书其实是阴差阳错。”王殿英说。2001年,一心想回家乡工作的她毅然辞掉工作,报考了烟台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之后,她留校在刚刚成立3年的新闻系任教。到新闻系教书对于王殿英来说,实属无意之举。既来之则安之,进入新闻系后,她一边教学,一边加强自身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学习,在2011年考取了上海大学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方向的博士生,并于2016年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彻底转型成为一名新闻与传播方向的高校教师。

从陪读到访学

英国之行受益匪浅

2007年,因为丈夫在英国留学,女儿也在英国当地的小学读书,所以王殿英到英国陪读。谈及半年的英国陪读之行,王殿英说:“英国之行对我来说,语言的提升是浅层次的,深层次的影响是逐渐在我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就像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回国后,她对专业英语的教学更加自信,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英国之行,让她开阔了眼界,也改变了她的观念。

王殿英第二次去英国是在读博期间。2013年7月,她申请了赴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访学项目。此次,她去英国最主要的目的是博士论文的写作。相较于第一次英国之行,这次去英国,王殿英感觉轻车熟路,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在此期间,她除了到剑桥大学图书馆、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听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讲座之外,还参与了剑桥社区为外来人员举办的各种活动。在她看来,剑桥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城市,为了帮助外国人尽快地融入剑桥生活,众多志愿者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小型下午茶聚会、近郊游玩等,这些让她提高了语言能力并快速融入当地生活。

从家长到老师

身份体验各不相同

第一次英国之行,让作为家长的王殿英切身感受到英国的基础教育。她说:“英国重视体验式教育,传授知识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记住,而是让孩子会用。这样的知识获取方式避免了因死记硬背而导致的学习兴趣丧失”。

英国之行改变了王殿英的教育观,不管是对女儿还是对学生,“我不再苛求其对所学知识的背诵,转而追求引导他们对知识的运用和思考。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成为我的目标和宗旨。”她说道。在王殿英看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知识的获取十分简单快捷。但是知识与能力并不能划等号,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她通过专题报告、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提升能力。(宋晨辉)

编辑:RW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