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安全记在心

2016-08-31 09:21 来源:51网 分享到:

退伍不褪色,安全记在心

——记川煤集团达竹公司金刚煤矿班组长李世洪

 

    瘦高的个子,内敛的性格,这是川煤集团达竹公司金刚煤矿掘进一队响当当的班组长李世洪,给职工们的第一印象。可就是这样一个平时少言寡语,不显山不露水的男子汉,却是一名从部队军营里走出来的矿工,如今他在矿山,与煤炭打了22年交道的时间里,从未发生过轻伤及以上的安全事故。

    现年47岁的李世洪,1994年3月离开军营后,主动放弃政府安置,就扎根金刚矿山,以矿为家,勤奋工作,敢于担当。 当矿工20多年以来,他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曾多次荣获矿“十佳班组长”“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是全矿职工拥戴的好员工,好班长,好党员。荣誉的背后,诠释出了李世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如何践行一个“军人、班组长、党员”最美矿工的标杆形象。

    在李世洪家里,《退伍军人证明书》是他最值得珍藏的个人履历,没事的时候总会拿出来看看。上清晰地记载着:“李世洪同志系四川省达县人,于1989年3月应征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51003部队,军衔‘上士’。”激情燃烧的4年军旅生活,练就了李世洪军人吃苦耐劳的军人作风,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重抓安全的好班长

    从军营到矿山,脱下军装,就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李世洪认为,到了煤矿就应该服从安排。“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煤矿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其实,经过部队大熔炉的历练,李世洪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他刚当上矿工时,对煤矿的确很陌生,机械化设施、设备都是“庞然大物”,一窍不通,煤矿安全知识也很匮乏。但他以不服输的军人心态,先后认真学习了《煤矿职工应知应会》、《掘进工》、《煤矿安全知识读本》、《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煤矿安全、技能方面的多种书籍。加之在工作中他又虚心请教,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锚杆机、风锤、绞车和耙斗机等设备的操作要领。在部队是班长的他,在1995年,很快又成为了煤矿一名班组长。

    好班长带出好队伍。当上了班组长,李世洪深知自己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誓言要当好工友们喜欢的好班长,他成为矿工会班组长协会会员,多次参加班组长协会的培训与讲座,通过学习交流,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在现场工作中,他极力让自己渐渐从老黄牛型班长向深谋远虑型班组长过渡。这其中,我精心学习了“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学习了班组安全自主管理法,以及“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等等,为班组的安全管理、材料定置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文明生产管理等等,奠定了基础,精细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从而激发了班组职工主动参与自主管理活力,实现了班组职工的安全形势一片大好,工资收入不断增长的良好势头。

    在安全生产中,李世洪经常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狠抓现场的整改和职工行为规范的安全监督,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管控能力。在现场工作中,他不但自己严格规范自己操作行为,还对班组职工行为规范进行安全监督。记得在2014年4月的一个早班,班组职工施工的+120 补作南大巷磧头,巷道岩石特别坚硬,施工锚杆难度特别大。每次施工一根1.8m长的锚杆眼,约需半个小时,既费时,又费力。为抢工图快,李仕洪意外发现,班组职工把施工锚杆的排距0.9m调成1.1m,违反操作规程,排距擅自缩小0.1m,这样可少施工一排锚杆。此事被李世洪及时加以制止,并对现场班组人员每人处罚200元。一边教训班组职工,一边主动操作锚杆机重新补打不合格的锚杆。

    下班后,李仕洪主动召集班组职工一起谈心,语重心长讲述违章操作的危害性,支护顶板强度不够的安全性。万一顶板来压,冒落的顶板岩石,砸伤巷道中来来往往工作的职工咋办?况且这是永久运输大巷。班组职工听了老班长的一席话,个个心悦诚服,打心底里乐意接受处罚长记性。班组职工当面或背地里都为李仕洪竖起了大拇指:“我们身边长期有这样一位安全‘安全守护神’,安全的确有更大的保证。”

    安全细节管理。 李仕洪每班把敲帮问顶工作贯穿工作全过程,对职工空顶作业,无证上岗,穿戴不整齐,带电放飞车,不打临时支护,野蛮使用设备等习惯性违章严厉禁止。特别是对安全隐患的整改,他定人、定责、定时,自己亲自验收,对假整改,或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安全隐患责任人严格进行考核。好班长,带出的队伍。当班长20多年来,李仕洪带领的班组从未出现过轻伤及以上的安全事故,安全质量标准化全优,工程质量达100%。

    率先垂范的好党员

    在部队里,李仕洪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转岗后,他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贴别是遇上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勇于担当,给职工们树立了光辉模样。

    记得在2015年3月,掘进一队进入-41113机巷施工,按规程和措施,该巷道使用皮带运输机和刮板运输机进行连续运输。设备增多,机械化程度高,故障多,加之1100多米巷道的加接皮带,频繁移动安装刮板运输机,工序繁琐。很多掘进职工不熟悉,没经验,不愿意进入该磧头施工。队长姚晓红正为安排劳动力,进退两难时,李仕洪主动请缨进入-41113机巷施工。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尽管李仕洪心里没底,但他以一个军人不怕吃苦的精神,首先表态:“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他一边工作,一边摸索,并主动向电钳工和采煤队工友们请教,不到10天,他就对皮带运输机皮带打头,处理皮带跳偏、打滑,以及移动安装刮板运输机,加接中部槽,处理链条滚筒、跳链等等,处理设备故障得心应手。

    率先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在现场生产中,由于区队的三个磧头横跨-100米、南三、-411三个采区,每班一个电钳工处理设备故障往往忙不过来。于是,李世洪多次电钳工班组长唐利均一起组织下班职工,在井口手把手教会班组职工如何处理风锤、锚杆机、风泵等常用设备的简单故障,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深受职工欢迎。还有每到周二队学习例会,李世洪就将自己处理运输机等设备故障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广大职工,积极营造学技能、懂技术的良好氛围。难怪工友们经常夸奖他:“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志向不改的好员工

    眼下,全国煤炭行业十分严峻,李仕洪所工作的金刚煤矿也不例外。尽管如此,他总是对企业充满信心, 永远当一名矿工,志向不改。由于工资较低,每月欠发,很多职工思想情绪十分严重,甚至个别职工有”跳槽“的想法。一有时间,李仕洪就主动通过QQ群、微信、短信或电话联系这些职工,通过拉家常,讲故事的形式,从侧面引导、教育职工:“企业困难是暂时的,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要站在企业主人翁的高度,从大局出发,应为企业分忧,为企业节支降耗、提质增效积极献计献策才是。”所以,无论是在矿山活动广场,还是在职工书屋;无论是在矿区林荫树下,还是在职工家里……随时都可看见李仕洪与职工、家属拉家常的身影,他亲和力强,先后有5名想“改行”的矿工,被他的说服打动,至今还留在矿山认认真真上班。

    昔日军营淬火经历,今朝煤海砺锋动力。在矿山煤海,一名退伍军人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个牢不可破的阵地,李世洪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作风融为一体,把军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煤矿工人的爱岗敬业精神融为一体。他将永葆军人本色,为矿山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更让那庄严的军徽,指引着他前进的步伐。他犹如一颗金刚矿山的金子,在煤海深处闪闪发光。  (李贵)

编辑:peopleadmin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